一般來說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一到二日排便一次, 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 有時候因為飲食和氣候或者生活環境的原因, 而導致腹瀉以及便秘等情況。 人體排便必然要通過肛門, 這也是肛門的作用之一。 當然除此之外, 肛門還有好多其他作用。 但是肛門畢竟是排便的地方, 所以人們日常要注意它的衛生, 如果不注意衛生, 則有可能引起肛門疾病, 例如:肛門墜感。
說起肛門墜感, 引起它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不注意衛生保護引起的, 也可能是某些細菌病毒的侵擾引起的。 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肛門墜感人體都會很不舒服。
肛門墜脹是指人體有想解大便的感覺, 重者可表現為裡急後重, 即實質上無便可排, 卻反復有便意。 這種情況, 有時是非常典型的腹膜刺激局部症狀, 特別是血液在直腸窩的積聚對直腸產生的刺激。
通常有很多人都有過肛門墜脹, 之所以有肛門墜脹感是肛門直腸疾病特有的症狀, 因為直腸下段是由內臟神經支配為主, 所以直腸部位患病, 痛疼不明顯而下墜感明顯。 引起肛門墜感的原因如下:
1、直腸、肛竇炎症炎症是引起肛門墜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程長短不一。 表現為便意頻繁, 排便時墜脹加重, 或放射至骶尾部導致酸痛墜脹, 或糞便稀薄,
2、直腸內脫垂直腸內脫垂是指在排便過程中近側直腸腸壁全層或單純黏膜層折入遠側腸腔或肛管內, 不超出肛門外緣, 並在糞塊排出後持續存在者。 直腸內脫垂的症狀以排便費時費力、肛門墜脹、便次增多、直腸排空不盡最為突出, 其他常見症狀有黏液血便, 腹痛、腹瀉, 排尿異常等。 這些症狀似無特徵性, Lee S.Dvorkin等從已進行排糞造影的896例患者中分出3組:單純直腸內脫垂、單純直腸前突、二者兼有, 並對其症狀進行統計學分析,
3、肛管直腸惡性腫瘤多在病程中、晚期出現肛門墜脹。 伴有便意頻繁, 裡急後重或有膿血便, 形體消瘦, 倦怠乏力。 指診于肛管或直腸內觸及硬性腫物, 或有壓痛, 指套上多有膿血, 有惡臭, 組織活檢可説明診斷。
4、肛周膿腫起病急, 且容易誤診。 由於部分膿腫位置較深, 病變多發生在植物神經支配的區域, 疼痛常不明顯, 表現為墜脹、墜痛或直腸刺激症狀。
引起肛門墜感的原因是很多, 但是肛門墜感的病症卻是很明顯的。 現實中人們往往是因為面子的問題, 在發現自己有肛門墜感的時候, 沒能及時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