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二章:走路姿勢可預測疾病
第三章:頭髮變少要警惕三種病
編者按:平時忙一天下來, 很多人晚上都會有腿抽筋、腳跟疼等毛病, 或許你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 當心哦~也許腳部的小毛病正暗示著你健康有大問題!
當心腳部六個症狀 暗示健康“寸步難行”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下一頁↓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的雙腳, 可能將“寸步難行”。 因此, 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腳部。 那麼, 怎樣發現疾病隱患呢?專家指出, 當腳部出現一些症狀徵兆時,
症狀一:腳抽筋
睡覺時總是腳抽筋, 應該增加鈣、鉀和鎂的攝入。 腳抽筋時, 可以按摩疼痛部位, 也可以冷敷。 為了避免抽筋, 睡覺前可伸伸腳, 然後喝杯熱牛奶。
症狀二:兩腳麻
健康人手腳麻木, 多是雙腳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導致, 這種症狀會自己消失, 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 或反復發作, 時輕時重, 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 如血栓性脈管炎等, 應該引起重視。
症狀三:腳跟疼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 而鞋子不合適是主要原因。 長時間穿鞋底過硬、過軟或太薄的鞋, 都會出問題。 另外, 較胖的人也容易腳後跟疼。 專家指出,
症狀四:腳掌疼
走路、站立或按壓時, 拇指關節和腳掌疼痛, 但沒有紅腫, 可能是足底肌群損傷, 可每晚用熱水泡腳;腳掌疼的同時, 第三或第四腳趾也出現疼痛, 可能是長期穿高跟鞋惹的禍。 建議高跟鞋與平跟鞋換著穿, 如果必須穿, 最好要選寬頭、厚鞋底的鞋;如是沒有原因的腳掌疼痛, 同時有口渴、尿頻、容易餓、體重減輕等症狀時, 要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
症狀五:腳趾甲厚重、發黃
通常由黴菌感染引起, 人們毫無知覺, 但這種感染很快會波及全部腳趾甲, 導致其發出難聞的味道, 顏色變深。 專家稱, 如指甲鬆脆, 說明是腳氣感染,
症狀六:腳腫
除了久站、久坐或下蹲, 引起的腳腫, 以及女性經期、孕期出現的浮腫外, 兩腳不明原因的腫脹, 可能是心臟病、內分泌等疾病的症狀徵兆。
走路姿勢可預測疾病
還記得春晚小品中那個“踮腳”走路的大忽悠嗎?其實, 踮著腳尖走路也是疾病向你發出的信號!不僅是踮腳, 像走路時手臂不搖、步幅小、內八字等, 在一定程度上都預示著疾病即將發生, 要防患於未然。
走姿一:走路速度很慢
疑似症狀: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 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 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
走姿二:走路時手臂不搖
疑似症狀:後背下方存在問題
生理學家認為, 走路左腿向前邁時, 脊柱會向右旋轉, 右臂也會隨之擺動。 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麼搖擺, 可能意味著他後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 易引起後背疼痛和受傷。
走姿三:腳掌先拍打地面
疑似症狀:椎間盤突出或中風
美國專家認為, 健康人邁步時, 首先是腳後跟接觸地面, 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 多是由於其肌肉控制力量較弱, 這意味著, 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 壓迫神經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
走姿四:步幅小
疑似症狀:膝蓋骨骼退化
腳後跟接觸地面的一刹那,
走姿五:羅圈腿
疑似症狀:骨關節炎
這裡所說的羅圈腿並不是指兒時的佝僂病, 而是後天自己在走路中所形成的。 整形外科專家認為這種步態通常是由於膝關節炎造成的, 如果嚴重, 可通過支架糾正。
走姿六:內八字
疑似症狀:風濕性關節炎
這種炎症會造成內八字的步態, 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這種特徵。 它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 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 向外側彎曲。
走姿七:踮著腳尖走路
疑似症狀:大腦可能有損傷
雙腳踮著腳尖走路, 與肌肉緊張有關, 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態,不需要擔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進行排查。
走姿八:跳躍著走路
疑似症狀:小腿肌肉繃得太緊
這種步態更常見於女性,足科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於緊繃,腳後跟一著地面就會迅速抬起,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
何為正確走姿
1、上體伸展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2、伸直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步伐變大。至於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3、腳向正前方邁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後腿要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4、擺胳膊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裡。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
5、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
頭髮變少要警惕三種病
1.貧血
缺鐵會導致貧血,紅細胞因此減少,頭皮得到的血氧量也隨之下降,毛囊處於“饑餓”狀態,最終導致頭髮慢慢脫落,頭皮日益顯現。 建議喝果汁,多食富含鐵的食物。
2.多囊卵巢綜合征
這類脫髮是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一般是前額及頭頂頭髮稀少,大多數患者有脫髮家族病史。多做頭皮按摩,有助頭髮重新生長。
3.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症狀是脫髮。為了讓頭髮恢復如初,最好多攝入蛋白質,每天早晨做頭部按摩。
結語:身體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女孩,但並不代表它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它會通過各種小細節向你傳達健康迅號,所以千萬別輕心!(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3,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態,不需要擔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進行排查。
走姿八:跳躍著走路
疑似症狀:小腿肌肉繃得太緊
這種步態更常見於女性,足科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於緊繃,腳後跟一著地面就會迅速抬起,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
何為正確走姿
1、上體伸展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2、伸直膝蓋並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步伐變大。至於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3、腳向正前方邁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後腿要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4、擺胳膊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裡。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鬆鬆垮垮。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
5、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後,身體重心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後到達腳尖。
頭髮變少要警惕三種病
1.貧血
缺鐵會導致貧血,紅細胞因此減少,頭皮得到的血氧量也隨之下降,毛囊處於“饑餓”狀態,最終導致頭髮慢慢脫落,頭皮日益顯現。 建議喝果汁,多食富含鐵的食物。
2.多囊卵巢綜合征
這類脫髮是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一般是前額及頭頂頭髮稀少,大多數患者有脫髮家族病史。多做頭皮按摩,有助頭髮重新生長。
3.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症狀是脫髮。為了讓頭髮恢復如初,最好多攝入蛋白質,每天早晨做頭部按摩。
結語:身體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女孩,但並不代表它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它會通過各種小細節向你傳達健康迅號,所以千萬別輕心!(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3,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