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
心律失常主要表現為心痛,
同時氣息短暫。
今天給大家講解下心律失常的症狀和心律失常病因。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心律失常如何治療,
同時心律失常又有哪些症狀吧!
心律失常簡介
心律失常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于竇房結以外, 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 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 它可單獨發病, 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
其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否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
心律失常病因
遺傳性心律失常多為基因通道突變所致, 如長QT綜合征、短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等。
後天獲得性心律失常可見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心肌病, 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 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時。
發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見。 其他病因尚有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調, 麻醉, 低溫, 胸腔或心臟手術, 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 部分病因不明。
心律失常的症狀
心律失常的血液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
如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律不齊, 偶發的房性期前收縮,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對血液動力學影響甚小, 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
較嚴重的心律失常, 如病竇綜合征, 快速心房顫動,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等, 可引起心悸, 胸悶, 頭暈, 低血壓, 出汗。
嚴重者可出現暈厥, 阿-斯綜合征, 甚至猝死, 由於心律失常的類型不同, 臨床表現各異, 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各種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 各種心律失常雖然可以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降低, 但較少引起心肌缺血。
然而,
2、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不同的心律失常對腦血流量的影響也不同。
腦血管正常者, 上述血流動力學的障礙不致造成嚴重後果, 倘若腦血管發生病變時, 則足以導致腦供血不足, 其表現為頭暈, 乏力, 視物模糊, 暫時性全盲。
甚至於失語、癱瘓、抽搐、昏迷等一過性或永久性的腦損害表現。
3、腎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心律失常發生後, 腎血流量也發生不同的減少, 臨床表現有少尿, 蛋白尿, 氮質血症等。
4、腸系膜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快速心律失常時, 血流量降低, 腸系膜動脈痙攣, 可產生胃腸道缺血的臨床表現,
5、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主要為咳嗽, 呼吸困難, 倦怠, 乏力等。
心律失常如何治療
應根據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狀、心律失常的類型及其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 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通常包括發作時心律失常的控制、去除病因病灶、改良基質、預防復發等幾個方面。
非藥物治療方法
包括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捏鼻用力呼氣和屏氣等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電複律、電除顫、心臟起搏器植入和消融術等電學治療方法;外科手術等。
1、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方法可用於終止多數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可在藥物治療前或同時採用;
2、電複律和電除顫分別用於終止異位快速心律失常發作和心室撲動、心室顫動;
3、心臟起搏器多用於治療竇房結功能障礙、房室傳導阻滯等緩慢性心律失常;
4、導管消融術可以根治多種室上性心動過速, 如預激綜合征、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等;
5、外科手術治療目前主要是用於治療房顫合併其他心臟病需要開胸手術者。
結語:通過上面的文章大家一定對心律失常如何治療有了較為詳細的瞭解, 心律失常這種病主要是由於心臟方面出現問題引起的, 這裡要提醒大家, 如果發現心律失常患者出現異常的舉動, 建議第一時間帶到醫院去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