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什麼是腎衰竭?你瞭解嗎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 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 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 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 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 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 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 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腎衰竭臨床表現可分為三期:

1、起始期

此期患者常遭受一些已知ATN的病因, 例如低血壓、缺血、膿毒病和腎毒素等。 但尚未發生明顯的腎實質損傷。 在此階段急性腎衰竭是可預防的。 但隨著腎小管上皮發生明顯損傷,

GFR突然下降, 臨床上急性腎衰竭綜合征的表現變得明顯, 則進入維持期。

2、維持期

又稱少尿期。 典型的為7-14天, 但也可短至幾天, 長至4-6周。 腎小球率保持在低水準。 許多患者可出現少尿(

然而, 不論尿量是否減少, 隨著腎功能減退, 臨床上均可出現一系列尿毒癥表現。 感染是急性腎衰竭另一常見而嚴重的併發症。 在急性腎衰竭同時或在疾病發展過程中還可合併多個臟器衰竭, 患者死亡率可高達70%。

3、恢復期

腎小管細胞再生, 修復, 腎小管完整性恢復。 腎小球濾過率逐漸回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範圍。 少尿型患者開始出現利尿, 可有多尿表現, 每日尿量可達3000-5000ml, 或更多。 通常持續1-3周, 繼而再恢復正常。

與腎小球濾過率相比, 腎小球上皮細胞功能(溶質和水的重吸收)的恢復相對延遲,

常需數月後才恢復。 少數患者可最終遺留不同程度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缺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