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患上頸椎病怎麼辦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部血管、神經、脊髓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 主要的症狀有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 嚴重者有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 此病多見於中老年人, 男性發病略高於女性。 祖國醫學關於頸椎病的論述, 散見於“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強”、“項筋急”和“項肩痛”等內容中。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

1.頸部的慢性勞損

長期低頭工作, 引起頸部的肌肉、韌帶與關節的勞損, 使頸椎的生理曲度改變, 促使小關節的增生和退變, 從而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2.外傷

頭頸部的任何一種損傷都可成為頸椎病的發病因素。

3.頸椎的退行性變

該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因年高肝腎不足引起頸椎的鈣化。 頸椎間盤、椎體、椎間小關節等的退行性變, 是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4.其他

外邪的侵襲、毒邪的感染、先天性的畸形都可引起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按病變的部位、範圍以及受壓組織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臨床上將其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和椎動脈型。 其中以神經根型最常見, 約占頸椎病的60%左右, 後兩型則較少。

1.神經根型頸椎病 多見於30歲以上人群, 男多於女, 重體力勞動者較多見。 可單側發病, 也可雙側發病。 它是頸椎側後方的突出物壓迫或刺激頸神經根所引起的。

其症狀主要是頸肩疼痛, 向一側或兩側上肢放射。 疼痛為酸痛、鈍痛或灼痛, 伴有針刺或過電樣竄痛, 重者為陣發性劇痛。 頸部後伸等活動時, 疼痛加劇, 部分患者有頭暈、頭痛、耳鳴, 勞累或受寒後易誘發疼痛。 上肢有發沉、酸軟無力、握力減退或持物易墜落現象, 麻木和疼痛部位往往相同, 多出現在手指或前臂。

2.脊髓型頸椎病 該病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徵。 早期雙側或單側下肢發緊、麻木、疼痛、僵硬發抖、無力、打軟腿或易絆倒、步態笨拙、走路不穩或有踩棉花感。 繼而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疼痛、燒灼感。 手部肌肉無力、發抖、活動不靈活、持物不穩。 甚至四肢癱瘓、小便瀦留或失禁、臥床不起。

患者常有頭頸部疼痛、半邊臉發燒、面部出汗異常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患者常有頭痛頭暈、頸後伸或側彎時眩暈加重, 甚至猝倒。 猝倒後頸部位置改變而立即清醒, 會出現耳鳴、耳聾、視物不清、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易落地等症狀。

頸椎病的治療原則

1.痹症型表現:以肩頸、上肢的疼痛、麻木為主。 治療方法:溫經活血。

2.眩暈型表現:以發作性眩暈、頭痛、目眩、轉動頭頸即發眩暈或猝倒為主。 治療方法:若屬氣虛下陷者, 宜補中益氣;若屬痰瘀交阻者, 宜祛濕化痰、散瘀通絡;若屬肝腎不足、風陽上亢者, 宜滋水涵木、調和氣血。

3.癱瘓型表現:以下肢運動障礙、發抖、病起緩慢、間歇性發作為主。 治療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