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約占胃息肉的75%~90%, 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樣物, 並非真正的腫瘤。 息肉較小, 一般直徑小於1.5cm, 呈圓形或橄欖形, 有蒂或無蒂, 表面光滑, 可伴有糜爛。 組織學上可見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層腺體, 上皮分化良好, 核分裂象少見, 固有層見炎性細胞浸潤, 部分息肉伴有腸化生。 少數增生性息肉可發生異型增生或腺瘤性變而產生惡變, 但其癌變率一般不超過1%~2%。
胃息肉常無臨床症狀, 診斷較為困難。 多數是通過X線胃鋇餐透視和胃鏡檢查被發現胃息肉, 發生炎症時則有胃炎樣症狀,
如何治療增生性胃息肉
治療胃息肉的方法很多, 以往主要是手術切除胃的一部分或根據息肉的改變行大部胃切除。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 絕大多數胃息肉都可經胃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而且不必行胃大部切除術, 其治療結果令人鼓舞, 手術時間快、病人痛苦輕、治療效果突出。
現代醫學的發展, 微創技術的提高, 胃內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 高頻電凝切除術切除胃息肉是內鏡治療中重要的一種。 這種方法是利用高頻電流對接觸到圈套的組織產生高熱而將其燒灼切斷,
一般認為, 單個腺瘤性息肉切除, 術後第一年隨訪複查一次, 如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隨訪複查一次。 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於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 則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 陰性則為1年。 隨訪複查一次, 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隨訪複查一次, 隨訪複查時間不少於15年。
溫馨提示:為了防止胃息肉癌變, 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將息肉切除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