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
但是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膝關節炎的治療,
可以試試傳統醫學跟現代醫學的結合。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75例,
男34例、女41例;年齡50~75歲;其中單側發病42例、雙側33例。
病程2~21年。
X線表現:11膝見髕骨關節面軟骨下骨質緻密、不光滑或有囊性變、邊緣骨質增生;54膝見股脛關節間隙狹窄、不對稱、邊緣骨質增生;8膝表現為全關節病變,
其中6膝伴有多塊關節內游離體;伴有積液者19膝。
1.2診斷標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臨床+放射學標準):①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X線片示骨贅形成;③關節液檢查符合骨性關節炎;④年齡≥40歲;⑤晨僵≤30min;⑥有骨摩擦音。
滿足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
或①+④+⑤+⑥條者可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同時根據Kellgren-Lawrence放射學標準分級。
0級:正常;Ⅰ級:關節間隙可疑變窄,
可能有骨贅;Ⅱ級:有明顯骨贅,
關節間隙可疑變窄;Ⅲ級:中等量骨贅,
關節間隙變窄較明確,
有硬化性改變;Ⅳ級:大量骨贅,
關節間隙明顯變窄,
嚴重硬化性病變及明顯畸形。
排除Ⅳ級以上患者。
1.3方法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療法:患者仰臥,
暴露膝關節,
操作者用DRL型直流感應電療機,
輸出電壓為50~100V,
電流強度50~100mA,
選擇一對200cm?2長方形襯墊和鉛板(鉛板稍小於襯墊),
用水浸濕襯墊,
將鉛板裝入襯墊備用;將浸有高純度中藥電導藥液的絨布置於膝關節疼痛明顯處,
其上放置備好的電極襯墊接陽極,
浸有原醋液的絨布置於對側,
其上放置備好的電極襯墊接陰極,
用固定帶固定好。
絨布要求厚1mm,
與皮膚緊密接觸,
打開開關,
緩緩調整劑量,
逐漸增至感覺閾上。
一般電流密度5~10mA/cm?2,
每日1次,
每次20~25min。
14次為1個療程。
中藥電騰治療方法:操作者用910電騰療墊(2型)包裹于膝關節周圍,
先用高熱檔治療,
感覺溫度舒適後,
調至中檔,
每日1次,
每次30min。
14次為1個療程。
綜合治療:在以上治療的同時每日口服樂力或其他鈣劑,
每日1次,
長期服用,
且同時調整飲食為高蛋白、高維生素、優質鈣飲食。
A組予綜合治療,
B組予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加中藥電騰治療;C組予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
2、結果
2.1療效標準因膝骨性關節炎治療前後的X線所見變化不大,
故僅以症狀和部分體征作為觀察指標。
①優:臨床症狀消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關節內摩擦音明顯減輕;②良:臨床症狀基本消失,
請保留此標記。
),
疼痛減輕,
或所伴關節內積液消失,
上下樓輕度困難;③有效:臨床症狀仍有部分存在,
但較前減輕;④無效:臨床症狀及體征較治療前無變化。
2.2結果本組75例病人,
隨訪3~20個月。
其中優38例、良21例、好轉11例、無效5例,
總有效率為91%。
3、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保守治療中,
以改善局部迴圈,
緩解關節疼痛,
改善肌萎縮,
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及提高膝關節功能為目的。
筆者用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治療具有直流電和藥物的綜合作用,
通過直流電的電場作用和直流電的原理將特製高純度中藥電導劑導入機體,
在皮內形成藥物“離子堆”,
作用時間比注射或口服持續時間長,
可以促進患部的血液迴圈,
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防止肌肉萎縮,
從而達到消炎鎮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抑制增生的作用。
中藥電騰治療的溫熱效應和所含中藥能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
改善和增加膝關節周圍的血液供應,
促進了關節及其周圍的慢性炎症、粘連、浸潤、滲出物等病理產物的吸收和消散,
從而達到活血化瘀、除濕消炎、通絡止痛、恢復功能的作用。
中老年人適量補充鈣劑,
能增加骨質緻密度、堅硬度,
促進骨質疏鬆的恢復,
減輕關節疼痛,
改善關節功能。
臨床觀察顯示,
3種方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機結合,
三者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
直流電藥物離子透入加中藥電騰配合補鈣綜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顯著。
是目前治療骨性關節炎的一種有效方法。
膝關節OA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
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優缺點,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並不能表現出其的絕對優勢,
但中醫藥在治療該病上具有無痛苦,
療效好,
副作用少,
療效持久等優勢,
特別是在治療早、中期上面優勢更為明顯。
對於晚期患者,
年齡較大,
膝關節功能較差,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時,
手術療法應該是一種較為合理的方法。
因此結合中西醫兩方面的優勢,
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各個發病時期,
制定出一套系統化、規範化、合理化的治療方案,
應該是目前乃至以後的一個研究與努力的方向。
同時對膝關節OA大量基礎方面的研究,如關節軟骨和滑膜NO含量變化、細胞炎性因數的作用、軟骨細胞DNA含量和蛋白多糖合成變化等,在分子水準對該病認識已達較高層次,但目前大多數治療方法不能較大程度地修復已有的組織缺損。不久的將來軟骨工程,軟骨細胞的研究有突破性的進展,並與基因工程技術、克隆技術相互結合,使OA的治療達到一個理想的水準。
同時對膝關節OA大量基礎方面的研究,如關節軟骨和滑膜NO含量變化、細胞炎性因數的作用、軟骨細胞DNA含量和蛋白多糖合成變化等,在分子水準對該病認識已達較高層次,但目前大多數治療方法不能較大程度地修復已有的組織缺損。不久的將來軟骨工程,軟骨細胞的研究有突破性的進展,並與基因工程技術、克隆技術相互結合,使OA的治療達到一個理想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