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中間階段, 有人把它稱為“人生歷程的十字路口”, 它既與兒童有別, 又與成人不同。 貫穿青春期的最大特徵是性發育的開始並逐步完成, 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在心理方面的最大變化, 也反映在性心理領域。 他們對性的意識, 由不自覺到自覺;到性對象, 由同性轉為異性;對異性的興趣, 由反感-愛慕-初戀……幾乎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 但由於在整個青春期中, 青年人的情緒多動搖不定, 容易變化, 如果不注意及時引導, 常可使某些青年滋長不健康的性心理, 以致早戀早婚、荒廢學業,
青春期性意識的發展一般可分為四個時期:
1、性抵觸期 在青春發育之初, 有一段較短的時期, 青少年總想遠遠避開異性, 以少女表現得尤為明顯。 這主要與生理因素有關。 由於第二性征的出現, 使青少年對自身所發生的劇變感到茫然與害羞, 本能地產生對異性的疏遠, 部分人甚至對異性反感。 此期間持續1年左右。
2、仰慕長者期 在青春發育中期, 男女青年常對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在體育、文藝、學識以及外貌上特別出眾著(多數是同性或異性的年長者),
3、嚮往異性期 至青春發育後期, 隨著性發育的漸趨成熟, 青年人常對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 並希望有機會接觸異性, 或在各種場會想辦法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 但由於青少年情緒不穩, 自我意識甚強, 因而在接觸過程中, 容易引起衝突, 常因瑣碎小事而爭吵甚至絕交, 因此交往物件常有變換。
4、戀愛期 青春發育完成已達成年階段, 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自己鍾情的一個異性身上, 彼此常在一起, 情投意合, 在工作、學習中互相幫助, 生活中互相照顧體貼, 憧憬婚後的美滿生活, 並開始為組織未來的家庭做準備工作。 這時的青年對周圍環境的注意減少。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