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兩性養生>正文

梅毒腎病的症狀有哪些?

梅毒傳染與發病過程的特點是週期性潛伏與再發, 其原因與機體免疫力的產生有關。 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 梅毒螺旋體可以侵犯機體某些部位, 梅毒相關性腎病主要發生於後天性二期梅毒, 其發生率較低。 後天性梅毒腎損害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如急性腎病綜合征, 膜性腎小球腎病、急性進行性腎小球腎炎等, 而後者的發生率並不高, 但對新近發生的腎病綜合征患者應常規進行梅毒檢查, 以排除梅毒的可能性。 那麼, 梅毒腎病的症狀有哪些?

梅毒相關性腎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

水腫, 一般腎功能和血壓多為正常, 一般而言患者的臨床症狀和體征以及蛋白尿在6個月內消失, 部分患者可持續1年左右, 梅毒相關的腎病綜合征往往可自行緩解, 梅毒性腎病往往可以在抗梅毒治療後完全消失。

近年, 由先天性梅毒引起的梅毒性相關腎病, 也有不少報導, 其臨床表現為水腫, 血尿, 嚴重的蛋白尿以及輕度腎功能不全, 在普通和電子顯微鏡下, 可見腎小球膜增殖, 局灶性毛細血管外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以及膜上皮間有廣泛免疫複合物沉積, 診斷越早預後越好。

梅毒腎病的典型症狀:

1、蛋白尿

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 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 稱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 則稱為大量蛋白尿。 在正常情況下,

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健康人尿中蛋白質(多指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 mg), 蛋白質定性檢查時, 呈陰性反應。 在病理情況下, 如患有腎病時, 濾過膜的濾過作用會發生改變。 慢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典型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尿常規檢查時, 蛋白尿和血尿同時出現異常, 高度懷疑腎病。 正常尿液中蛋白質甚少, 不超過7~10mg/24h, 用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 斷裂, 電荷屏障損傷, 腎臟通透性增強, 濾過膜上帶負電荷的糖蛋白減少或消失, 都會導致帶負電荷的血漿蛋白濾過量比正常時明顯增加。 故此期在臨床上形成蛋白尿。

2、尿常規異常

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一項初步檢查,

因為尿常規檢查是醫生發現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 發現尿常規異常多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 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 尿常規檢查主要包括分析尿中白細胞、紅細胞、尿蛋白、尿糖、尿比重和酸鹼度等。 當拿到尿常規報告時, 主要看“+”和“-”。 如果全是“-”, 說明一切正常, “+”說明有問題。 檢驗報告中+的多少和尿中蛋白的量有一定關係, 要想明確診斷, 還需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 以診斷屬於哪一種腎病, 還可以判斷病情輕重。

3、腎病綜合征

“腎變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簡稱腎綜, 是指由多種病因引起的, 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等腎小球病變為主的一組綜合征。

臨床具有四大特點:①大量蛋白尿, 超過3.5g/d, 可有脂質尿;②低白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小於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腫。 其中前兩項為必備的條件, 大量蛋白尿為本病的最基本特徵。 在嚴重低白蛋白血症時, 尿蛋白排出量常減少, 可能達不到上述標準, 診斷時需注意。

4、水腫

水腫是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 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 人體約有5%的體液存留在組織間隙, 穿梭於機體各種細胞核毛細血管之間。 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 有明顯的凹陷。 中醫稱之為“水氣”, 亦稱為“水腫”。 水腫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過程, 其積聚的體液來自血漿, 其鈉與水的比例與血漿大致相同。 習慣上, 將過多的體液在體腔中積聚稱為積水( hydrops )或積液,

如胸腔積水、腹腔積水、心包積水等。

5、血尿

血尿是指離心沉澱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 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 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超過50萬, 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 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症狀。 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結核、結石或腫瘤、外傷、藥物等, 對機體影響甚為懸殊。 輕者僅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 稱為鏡下血尿。 重者外觀呈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 稱為肉眼血尿。 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即肉眼可見, 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 發現紅色尿後, 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 有些藥物可以引起紅色尿, 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鈉、利福平、酚紅等;需與真性血尿區別。 近年來無明顯伴隨症狀的血尿有增多趨勢,大多為腎小球性血尿,已廣泛引起重視和進行研究。

近年來無明顯伴隨症狀的血尿有增多趨勢,大多為腎小球性血尿,已廣泛引起重視和進行研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