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應聲蟲招人煩 老闆寧願聽“No”

諾諾不討喜 老闆寧願聽“no”"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254 height=253>

說一聲“No”有多難?在越來越強調“團隊合作精神”的今天, 對一些職場中人而言, “拒絕”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他們凡事完全放棄自己的看法, “Yes”是他們的口頭禪, 漸漸地便成為他人眼中明哲保身、沒有主見的“應聲蟲”。 他們的日子看似風平浪靜, 其實卻暗礁重重, 煩惱無窮。

職場人為留好名不敢說“No”

在職場中, 我們會發現一些不敢對老闆和同事說“NO”的人。 別人無論說什麼他們都盲目附和, 總是習慣被人牽著鼻子走。 這樣雖然避免了爭論, 卻使自己看起來毫無主見, 阻礙了職業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 無論是誰都會遇到一些別人提出來的、自己想推掉卻又難以啟齒的要求, “好, 沒問題”卻成為“應聲蟲”們統一而標準的回答方式。 無論這是礙於情面勉強答應, 還是因為害怕批評而唯唯諾諾, 難以開口“拒絕”的原因, 或多或少存在著一種迎合他人的心理。 然而, 在很多時候, 事情往往沒有因“迎合”而結束, 無盡煩惱也伴隨無條件的妥協與服從產生。 他們不僅沒有獲得想像中的好人緣, 還可能由於力有不逮而給他人或上司留下壞印象。

員工:“好人”唔易做

去年大學畢業的曉菲, 接近年底時在廣告公司找了份文案的工作, 可三個月的實習期一滿, 就被“請”回家了。 論能力, 曉菲屬於中等, 但認真謹慎, 不會出大錯;論性格,

她為人厚道好說話, 進公司後很快就和老員工打成一片。 然而這位同事們眼中的“好人”, 最後卻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同。 “可能是我太和氣了, 不習慣拒絕別人, 才會給自己找麻煩。 ”曉菲無奈地說道。

文案部由不同的小組構成, 負責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 她被分到“日化組”, 負責相關產品的資料搜集和整理。 對新人來說, 所有的同事都是自己的“前輩”, 哪怕不同組別。 而曉菲對於“前輩”們的需要更是有求必應, 經常加班加點, 到最後連她自己都頭昏腦漲。 本以為這樣可以留下, 沒想到希望落空。 負責對她進行考核的是她的直接負責人、日化小組的組長, 因為她分心沒有將本職工作做到最好也好, 因為組別之爭而引起他人不快也罷,

最終的結局是, 曉菲的試用期不合格。

點評: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陳曦介紹, 一般來說, 老闆最喜歡的員工, 是不拒絕改變、能夠持續成長的, 他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但也能遵守現有規則, 在被授權的範圍內可以創造性地完成工作, 但超越授權範圍的決定, 一定會事先征得老闆同意。

${FDPageBreak}

老闆:寧願你說“No”

“凡事都說‘Yes’不是錯, 只要你有能力做到。 ”阿Ben說。 他是一家小型私企的老闆, 留學歸來後和太太一起創辦了一間諮詢公司。 由於在國外深造多年, 他的管理作風很“西化”。 “我不喜歡只會拍馬屁搞關係的員工, 我要的是真正的實力, 哪怕他是個性格孤僻的‘怪咖’我也不介意。 ”

阿Ben曾聘用過一個員工, 他看似執行力強, 凡事都愛“拍胸口”,

結果卻總不盡如人意, 沒有把握就接下任務, 結果把生意跑丟了。 “頻頻說‘No’的自然不是好員工, 但沒勇氣說‘No’的, 也不會得到公司的肯定。 你做不到, 可以直說, 然後選擇自己擅長的事情去做, 只要對公司有益, 我們願意見證員工的成長。 我更看重的是結果, 事情沒做好, 再‘聽話’都沒用。 ”他說。

點評:任務導向型的老闆, 會比較喜歡凡事說“Yes”的員工, 但這樣的老闆, 風格更多偏向於“管理”而非“領導”。 而關注員工成長和發展的老闆, 則更喜歡有想法的員工, 並視下屬的成功和成長為自己成功的一部分。

無原則說“Yes”難體會成就感

不要以為只有性格內向的員工才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 還有不少內在和外在的因素, 是造就“應聲蟲”的根源。

陳曦認為, 說“Yes”和“No”都不容易。 “‘Yes’要清楚知道任務是什麼, 要求是什麼, 如何達成結果, 我們隨口說‘Yes’簡單, 但有時做起來發現很不簡單。 ‘No’難說, 主要是缺少自己的想法、立場、態度和解決方法, 如果說了‘No’, 就要說出自己認為的‘Yes’應該是什麼樣, 並且如何去實現, 這個貌似很難, 但只要想清楚, 做起來可能會容易, 而且有成就感。 ”

在陳曦看來, 不敢說“No”的人, 多是壓抑夢想和激情的人, 他們選擇“妥協”的辦法來應對生活和工作。 這部分人在任何階層和職位都有可能出現, 通常來說, 在職場新人中比例更高些, 但他們改變和成長的可能性也較大, 相反, 職場“老人”要改變起來更加困難。

“別讓猴子跳到你背上”

不少職場人認為, “唯唯諾諾”即使談不上進取, 也不失為一種明哲保身的方法。陳曦卻認為,唯唯諾諾與明哲保身差別很大。前者是消極被動,後者是順勢而為、保存實力,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如果一味妥協和順從,就會為自己的工作增添難題。

“在職場中有個很有名的案例,就是‘別讓猴子跳到你背上’,用來比喻責任和事務在管理者和下屬之間的轉移。無原則的妥協和順從,不僅會讓很多‘猴子’(工作任務)上身,搞到自己疲於應對,還會讓時間管理出問題,被迫改變自己的時間表和任務項,拖延和‘最後衝刺’成為常態,搞得自己心情低落,最後會感覺答應的工作只是為了完成而完成,很難體會到成就感。”陳曦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工作即使順利完成,也通常為“合格品”,不太可能是“卓越”的。

${FDPageBreak}

正確塑造職場個性 不斷超越自我

在與同事的相處當中,太有個性的人往往會被邊緣化,那麼從不說“No”的“應聲蟲”們,是否就屬於“人緣好、關係佳”的一群呢?

陳曦的答案是:“No”。“ 職場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三點是真誠、理解(聆聽、換位思考)和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幫助別人。‘應聲蟲’從來不是職場楷模。”他解釋說,“個性不是特立獨行、不合群,也不是奇裝異服或者出格的言行。個性是有自己的思想、有夢想,同時也掌握了做事方法的人。”錯誤理解個性的人,往往以偏激行為贏得眼球,最終確實會被邊緣化,但能正確理解個性的職場人,則會不斷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是受到上下級尊重和欣賞的。

“應聲蟲”不易被老闆喜愛

在職場中,智商和能力差不多的兩個人,卻往往會因為情商有差別而際遇不同。那麼,所謂的職場“應聲蟲”屬於哪個群體呢?

“老板眼中的職場人有三種:實用的、喜歡的和沒感覺的。”陳曦說,“‘應聲蟲’可以歸入實用的或沒感覺的,如果工作結果達到標準,就是實用類。但工作結果長期處於達標水準,慢慢就會變成老板眼中的‘沒感覺’。所以,優點是‘好用’,缺點是老闆不喜歡。”

陳曦認為,職業道路順暢的辦法,就像某企業招聘時曾經用過的廣告詞——找到好工作,工作才快樂。要找到自己所愛,然後愛自己所選。從喜歡到愛,必然要經歷堅持、日復一日努力經營的過程,從中才能不斷體悟、學習、掌握一個個解決難題的方法,不斷成長。

也不失為一種明哲保身的方法。陳曦卻認為,唯唯諾諾與明哲保身差別很大。前者是消極被動,後者是順勢而為、保存實力,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如果一味妥協和順從,就會為自己的工作增添難題。

“在職場中有個很有名的案例,就是‘別讓猴子跳到你背上’,用來比喻責任和事務在管理者和下屬之間的轉移。無原則的妥協和順從,不僅會讓很多‘猴子’(工作任務)上身,搞到自己疲於應對,還會讓時間管理出問題,被迫改變自己的時間表和任務項,拖延和‘最後衝刺’成為常態,搞得自己心情低落,最後會感覺答應的工作只是為了完成而完成,很難體會到成就感。”陳曦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工作即使順利完成,也通常為“合格品”,不太可能是“卓越”的。

${FDPageBreak}

正確塑造職場個性 不斷超越自我

在與同事的相處當中,太有個性的人往往會被邊緣化,那麼從不說“No”的“應聲蟲”們,是否就屬於“人緣好、關係佳”的一群呢?

陳曦的答案是:“No”。“ 職場人際關係,很重要的三點是真誠、理解(聆聽、換位思考)和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幫助別人。‘應聲蟲’從來不是職場楷模。”他解釋說,“個性不是特立獨行、不合群,也不是奇裝異服或者出格的言行。個性是有自己的思想、有夢想,同時也掌握了做事方法的人。”錯誤理解個性的人,往往以偏激行為贏得眼球,最終確實會被邊緣化,但能正確理解個性的職場人,則會不斷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是受到上下級尊重和欣賞的。

“應聲蟲”不易被老闆喜愛

在職場中,智商和能力差不多的兩個人,卻往往會因為情商有差別而際遇不同。那麼,所謂的職場“應聲蟲”屬於哪個群體呢?

“老板眼中的職場人有三種:實用的、喜歡的和沒感覺的。”陳曦說,“‘應聲蟲’可以歸入實用的或沒感覺的,如果工作結果達到標準,就是實用類。但工作結果長期處於達標水準,慢慢就會變成老板眼中的‘沒感覺’。所以,優點是‘好用’,缺點是老闆不喜歡。”

陳曦認為,職業道路順暢的辦法,就像某企業招聘時曾經用過的廣告詞——找到好工作,工作才快樂。要找到自己所愛,然後愛自己所選。從喜歡到愛,必然要經歷堅持、日復一日努力經營的過程,從中才能不斷體悟、學習、掌握一個個解決難題的方法,不斷成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