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腦莫名其妙地大動, 破口大駡, 進而“拳打腳踢”, 把滑鼠和鍵盤亂砸亂扔。 部分人還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氣發洩到同事和客人身上, 常常讓人家感到自己“發神經”。 而少部分人則表示當電腦出現問題時, 會突然感到, 精神恐慌, 本該輕易解決的小問題卻不知所措, 突然間不明白該怎樣下手。
電腦狂躁症是怎樣引起的?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的話, 你可能已經患上“電腦症”。 解釋說, 城市人因為生活壓力大, 工作節奏快等原因, 患神經官能症的比例很高。 其實電腦躁狂症只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 使用電腦的人在連續注視螢幕一個小時後就應休息一下。
英國莫里公司曾對1250名上班族進行了調查, 調查對象的工作都長期和電腦打交道。 調查報告顯示, “電腦狂躁症”在英國辦公室中已相當普遍。 五分之四的調查對象表示, 他們在日常工作中都發現過有同事向電腦“拳打腳踢”, 甚至以言語“羞辱”, 以發洩心中怨氣。 接受調查者中一半以上承認, 在電腦“歇菜”時他們精神上感到緊張。
調查還發現, 年輕人更容易產生毀壞電腦的傾向。 在25歲以下的調查對象中, 四分之一的人承認曾經對電腦“動粗”, 約有六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曾因電腦故障而想向同事或辦公用具發火。
從辦公室流行的“電腦狂躁症”中, 人們應更多地思考人與電腦等現代技術間的關係, 並正視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 人失去了對電腦的主宰能力而相反被電腦所控制, 這是導致“電腦狂躁症”所表現出來的和沮喪的深層心理病因。
電腦躁狂症的心理處方
辦公一族應該從三方面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第一, 要正視並解決電腦的技術問題, 不要失去了對電腦的主宰能力, 反而被電腦所控制。
第二, 要解決自己本身精神緊張的問題, 儘量放鬆自己的情緒, 用愉快、積極的態度迎接自己的工作和辦公環境的變化, 只有這樣, 才能解決“電腦狂躁症”給自己帶來的負面情緒。
第三, 適當降低對電腦的依賴性, 減少使用電腦的時間, 做好電腦出故障的預防準備和替代手段, 把可能的損失或麻煩降到最低, 準備充分了, 心理就會平靜和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