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中醫治療慢性濕疹用什麼藥

濕疹的治療, 辨別皮疹的濕、熱、風對於立法非常重要。 皮損分佈、顏色、性質的不同是濕疹辨證的依據, 如皮疹分佈在四肢伸面、背部的屬陽;屈面、腹部屬陰;頭面、上肢及軀幹上部的多屬風;下肢及陰部的多屬濕。 同時結合舌、脈的變化加以全面分析, 舌紅為血分有熱;苔黃膩為濕熱內蘊;苔白膩為濕阻脾胃;脈沉細則為血虛等。 對於不同的證候應辨證選方。

中醫治療慢性濕疹用什麼藥

⒈濕熱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萆薢滲濕湯合二妙丸加減:龍膽草10g, 黃芩10g, 丹皮15g, 銀花30g, 連翹15g, 苦參10g, 蒼術10g, 萆薢10g, 黃柏10g, 茵陳10g,

生甘草6g。 熱盛加生石膏30g, 白茅根30g;毒熱盛時加大青葉30g;大便結燥加生大黃10g(後下)。

⒉血熱治法:清熱涼血, 佐以利濕。 方藥:鮮生地30g, 丹皮10g, 赤芍10g, 白茅根30g, 黃連6g, 山梔子10g, 地膚子10g, 茜草15g, 苦參10g, 海桐皮15g, 生甘草10g, 車前草10g。 水煎服每日1劑, 分2次服。

⒊濕阻治法:健脾除濕。 方藥;除濕胃芩東加減:蒼術15g, 白術15g, 豬苓15g, 茯苓20g, 山藥15g, 生苡仁30g, 車前草l0g, 澤瀉15g, 徐長卿30g, 陳皮10g, 茵陳10g, 生甘草6g。 胃納不香者加霍香、佩蘭;滲出多時加萆薢、苦參;有熱象苔黃者去蒼術加黃柏、滑石。

⒋血燥治法:養血疏風, 除濕潤燥。 方藥;消風散或四物消風散加減:生地30g, 白芍15g, 當歸10g, 丹參20g, 雞血藤15g, 白蘚皮10g, 地膚子10g, 萆薢10g, 茯苓30g, 蛇床子10g, 生甘草10g。 水煎服, 每日1劑, 分2次服。

此外, 對不同病期的濕疹, 可配合不同的中醫外治法, 針刺曲池、足三裡、血海、委中等穴以及各種專方驗方等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