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性在懷孕期間為什麼會發生貧血

許多婦女妊娠期間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貧血。 輕度貧血對妊娠影響不大, 但重度貧血, 若紅細胞小於1.5 x 1012/L, 血紅紅蛋白小於50g/L, 紅細胞壓積小於13%, 則對產婦及嬰兒都有不利的影響, 可能引起早產和死胎, 孕婦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 並且產後感染機會也會增加。 那麼, 為什麼會造成妊娠期貧血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種是妊娠期生理性貧血, 也稱之為“假性貧血”, 主要是血液相對稀釋所致。 自妊娠第6周起, 孕婦體內血容量就逐漸增加, 到32 -34 周時達到最高峰, 血容量可增加近40% -50% , 約1200 - 1800ml, 而紅細胞容量僅增加18%-30%, 兩者不相平衡,

形成血液相對稀釋,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濃度下降, 臨床化驗檢查即會提示貧血。

第二種原因是妊娠期間造血原料缺乏導致貧血。 眾所周知, 鐵劑、葉酸、維生素Bl2是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 妊娠期間對造血原料需要量增加, 而補充不足就會引起貧血。 據統計, 妊娠期消耗鐵量在1000mg左右, 每日必需額外補充4mg鐵, 才能維持平衡, 這是一般飲食難以提供的。 妊娠期葉酸需要量也有所增加, 而孕婦胃酸分泌減少, 胃腸蠕動減弱, 影響葉酸吸收。 同時自尿液中排出的葉酸量增多, 以上因素均會導致血清葉酸水準下降。 妊娠期間, 維生素B12吸收受到影響, 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另外, 即使母體缺鐵, 缺乏葉酸, 胎兒卻照常吸收以供造血之用,

加重了母體造血原料的缺乏。 所以, 血液的相對稀釋及造血原料的缺乏是造成妊娠期貧血的兩大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