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 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出液或滲出液, 亦可為粘液。 本病命名尚不統一, 有稱為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漿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積塗粘稠呈膠狀者, 稱膠耳(glue ear)。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 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 因積液離開蝸傳, 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 積液粘稠時, 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 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

如一耳患病, 另耳聽力正常, 可長期不被覺察, 而于體檢時始被發現。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 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 可為持續性, 亦可為抽痛。 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本病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脹感, 按壓耳屏後可暫時減輕。

3、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 如“劈啪”聲, 嗡嗡聲及流水聲等。 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 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4、患者周圍皮膚有發“木”感, 心理上有煩悶感。

分泌性中耳炎病理生理

咽鼓管功能障礙時, 外界控制不能進入中耳, 中耳內原有的氣體逐漸被粘膜吸收, 腔內形成相對負壓, 引起中耳粘膜靜脈擴張、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強, 鼓室內出現漏出液。 如負壓不能得到解除, 中耳粘膜可發生一系列病理變化,

主要表現為上皮增厚, 上皮細胞化生, 鼓室前部低矮的假複層柱狀上皮變為增厚的纖毛上皮, 鼓室後部的單層扁平上皮變為假複層柱狀上皮, 杯狀細胞增多;分泌亢進, 上皮下病理性腺體組織形成, 固有層血管周圍出現以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為主的圓形細胞浸潤。 疾病恢復期, 腺體逐漸退化, 分泌物減少, 粘膜漸恢復正常。

分泌性中耳炎治療

(一)改善中耳通氣

1.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黴素麻黃素液滴鼻。

2.咽鼓管吹張:可採用捏鼻鼓氣法、咽水通氣法或導管吹張法。 合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忌用。

3.紅外線或超短波透熱理療, 改善中耳血液迴圈, 促進粘膜水腫消退。

(二)清除中耳積液:

1.鼓膜穿刺抽液:用針尖斜面較短的7號針頭,

在無菌操作下自鼓膜前下方或下方刺入鼓室, 以空針抽吸積液。 必要時定期重複穿刺抽液, 積液為粘液或膠狀者, 可用α-糜蛋白酶(5mg)溶液先注入中耳少許, 待5~10分鐘後, 再注入其餘溶液, 稍加壓慢注, 常可沖洗出多量粘液或粘膠液, 每週2次。

2.鼓膜切開術:液體粘稠, 穿刺抽吸無效者, 可作鼓膜切開術。 鼓膜切開後吸盡鼓室內液體, 積液粘稠者, 可注藥液入鼓室, 如α-糜蛋白酶、透明質酸酶及50%尿素等。

3.鼓室置管術:分泌物粘稠, 經上述處理無效;病情遷延, 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或估計咽鼓管功能不能於短期內恢復正常者, 可經鼓膜留置通氣管(內徑1~1.2mm的T形管或扣眼矽膠管)。 通氣管留置時間久暫不一, 待咽鼓管功能恢復,

即可取管。

(三)病因治療:

1.積極治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樣體肥大者, 行腺樣體切除術。 下鼻甲後端肥大者, 行下鼻甲後端部分切除術。

2.抗生素治療:急性期可選用抗生素, 預防或控制感染。

3.類固醇激素藥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強地松口服, 作短期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見於嬰幼兒, 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 主要因感冒遷延不愈,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而誘發。 另外, 肥大的腺樣體也可以直接堵塞咽鼓管口, 妨礙中耳和咽鼓管的淋巴引流, 使咽鼓管功能改變, 感染沿咽鼓管逆行,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患兒表現為感覺耳內悶塞, 自聽增強(感覺自己說話時聲音特別大), 甚至還會感到劇烈的耳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