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有“痔”該怎麼辦

痔瘡是肛腸科的常見病、多發病, 2009年相關普查資料表明, 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 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 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 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 男女均可得病, 女性的發病率為67%, 男性的發病率為53.9%。

28歲的小祝是IT精英, 每天坐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還多, 而且生物鐘完全被打亂。 別看他住有房、出有車, 有個難言之隱困擾他好久--痔瘡。 痔瘡不算大病, 可這一犯可真要命, 尤其每次上廁所, 不亞於上刑, 可以用恐怖形容!

內痔、外痔、混合痔咋區分

痔瘡是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 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也不是什麼新鮮詞了。

不過, 自己得的到底是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普通患者還真沒法一時區分。

據介紹, 外痔主要是皮下血管團、結締組織增生或肛周血管破裂形成血栓, 臨床表現為:疼痛、包塊以及肛門瘙癢和分泌物。

內痔分四期 每期表現都不同

一期痔瘡表現為:血便(便中帶血、出血、噴血);二期痔瘡在排便中有內痔核脫出, 便後又會自行縮回肛門內;三期痔瘡在便後脫出的痔核不能自動回到肛門內, 需要自己用手推回去;四期痔瘡即使把痔核推回去, 做任何有腹壓的動作都會讓痔核突出, 而且肛門特別鬆弛, 容易感染、出血、溢液。

混合痔則是內痔和外痔的痔核連在一起, 臨床上, 混合痔分為結締組織外痔型和靜脈曲張型兩種。

久坐、熬夜, 痔瘡犯病的“助力器”

人人都有痔瘡, 有的人痔瘡不發病一輩子沒事。 有的人則不然, 有個大事小情的痔瘡就犯, 而且犯病時一次比一次遭罪。 其實, 任何疾病都不是單純來的, 很多時候病都是被誘因勾起來的。

22歲的小孔今年上大三, 他的生活習慣極不規律, 每天上網都要到淩晨兩三點鐘, 白天上課往桌上一趴能睡到中午。 說到吃飯, 他也是饑一頓飽一頓, 半夜玩得餓了就是一頓泡面了事。 時間長了, 他上廁所成了問題, 以前一天一次的大便變成了四五天一次, 而且每次上廁所就好像被剝一層皮, 同學戲稱其“所長”。

痔瘡犯病的誘因很多:生活習慣不規律, 久坐、熬夜、睡到中午起床。 工作學習壓力大, 情緒長期無法放鬆。

暴飲暴食或者乾脆不吃, 本身有痔瘡史或基礎肛腸疾病猛吃刺激性食物, 刺激下消化道(特別是肛周部位)。 長期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工作, 心態不好經常著急、上火、生氣。

說起排便, 一天一兩次或者每週兩三次, 排便時不感覺費力都屬於正常。

痔瘡並非男人的“專利”

在人們印象中, 往往認為男人是痔瘡的‘重災區’。 而女性由於性別特點, 再加上注意個人衛生, 不會被痔瘡困擾。 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女性和男性一樣, 也容易得痔瘡。

29歲的朱小姐3年前當了媽媽, 從懷孕那天起, 她就受到婆家“女王級”待遇。 以前, 家務活都是她做, 懷孕後婆婆主動搬過來照料她的起居。 廚師出身的公公更是今天做這個、明天弄那個, 每天菜樣不重複,

而且營養絕對充足。 日子好過了, 她上廁所成問題了, 每次上廁所都超過半小時, 上醫院一查:痔瘡!

許多女性有吃零食的習慣, 零食也是食物, 儘管它看起來不起眼, 可是也佔據一部分空間, 而且小食品以甜、辣和鹹居多, 加上女性運動少, 糖分在體內轉化成脂肪;辣口味的食物則刺激下消化道, 如此一來, 女性也容易得痔瘡。

現在一家都是一個孩子, 一旦女性懷孕了, 就會受到“熊貓級護理”。 吃得多、活動少, 痔瘡也“上身”了。 另外, 女性懷孕後體內的雌激素變化盆底充血, 也容易形成痔瘡。

坐浴輔助外用藥效果不錯

以前老人們有句話:“磚頭燒熱了放屁股底下, 治痔瘡。 ”這個說的就是治療早期痔瘡的熱方法。

在臨床診療中,

外痔以急性炎症和血栓居多, 主要表現是疼!一般來說, 對於這樣的患者可以採用肛門熱浴(坐浴), 水溫在40℃左右, 一次坐浴15分鐘。 坐浴有助於加速肛周血液迴圈, 緩解括約肌痙攣, 配合外用藥膏效果更好。 急性期外痔一般48-72小時, 坐浴輔助外用藥一般3-5天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一期和二期的內痔患者主張藥物保守治療, 此時也可以選擇用坐浴15分鐘輔助外用藥的治療方法。 不過有一點要說明, 如果內痔患者出血量大甚至噴血, 那就不能再保守治療了, 必須要手術治療。

對於三期、四期內痔和混合痔的患者, 已經無法再保守治療, 要以手術治療為主。 尤其是老年人, 更應該早治療不能耽擱。

不想得痔瘡 如廁別超5分鐘

如廁時看書讀報, 如廁時間不知不覺加長,不僅不衛生,長此以往還會誘發痔瘡。

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致肛墊下移血管曲張淤血,易引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因為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容易引起靜脈血回流不暢,導致肛墊內血管擴張、固定肛墊的肌肉纖維受損,經常這樣,就會導致肛墊肥大、下移而成為痔瘡。

說,有些人上廁所時喜歡看報紙,大便排空了也不起來,長此以往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易誘發痔瘡。縮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關鍵之一。

因此,每次如廁時間要控制在5分鐘內。要縮短如廁時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要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便意要及時解決,切忌故意憋著,儘量做到生活規律化。

要注意日常保健:學會心情適時放鬆,保持肛門清潔。

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適當地增加活動量,同時多做提肛運動。

如廁時間不知不覺加長,不僅不衛生,長此以往還會誘發痔瘡。

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致肛墊下移血管曲張淤血,易引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因為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容易引起靜脈血回流不暢,導致肛墊內血管擴張、固定肛墊的肌肉纖維受損,經常這樣,就會導致肛墊肥大、下移而成為痔瘡。

說,有些人上廁所時喜歡看報紙,大便排空了也不起來,長此以往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易誘發痔瘡。縮短如廁時間是預防痔瘡的關鍵之一。

因此,每次如廁時間要控制在5分鐘內。要縮短如廁時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要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便意要及時解決,切忌故意憋著,儘量做到生活規律化。

要注意日常保健:學會心情適時放鬆,保持肛門清潔。

從事久坐、久立、久蹲職業的人要經常變換體位,適當地增加活動量,同時多做提肛運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