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咳嗽動作可以咳出下呼吸道的痰, 痰中可能含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 咳出後可以防止感染的發生, 保護了呼吸道。 對於已經患了喉炎、氣管炎、肺炎和肺膿腫之類的疾病, 咳嗽可以咳出痰液、膿液或飛沫, 減少了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及炎性因數的量, 從而減輕了對呼吸道的侵害, 利於恢復。
但若小兒發生劇烈頻繁的咳嗽, 已影響到睡眠與生活, 且病因為感冒、流感、咽炎、哮喘與氣管炎、支氣管炎等, 可選用下列藥物治療:
1.常用的棕色合劑(複方甘草合劑)具有止咳與化痰作用
常用於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
2.嬰幼兒咳嗽可選用糖漿劑與露劑。 這類藥以中成藥居多。 如風熱感冒, 有發熱、頭痛、頭暈與咽幹疼痛、黃痰黏稠不易咳出, 或急慢性支氣管炎等, 可用川貝枇杷糖漿、複方羅漢果止咳露等。
若為風寒感冒, 有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及鼻塞、流涕、咽癢、咳嗽, 痰液稀薄呈泡沫狀, 或有哮喘等, 可用半夏露、蛇膽川貝液與麻杏止咳糖漿等。 若為燥熱咳嗽, 有乾咳無痰、咳嗽痰少、痰黏不易咳出, 或由咳嗽引起的咽喉幹痛、口燥鼻幹、胸痛、尿少色黃、大便幹結等, 可用雪梨膏、川貝雪梨糖漿等。
3.淡竹瀝(竹瀝油)具有化痰止咳、清熱鎮靜等作用, 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 痰多氣喘等症, 有顯著療效, 但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流涕、痰液呈泡沫狀,
對於劇烈地乾咳、痙攣性咳嗽、呼吸道以外疾病引起的咳嗽或上述小兒本身其他病不能耐受咳嗽者, 應及時選用強效中樞止咳劑。 這些止咳劑是指含有可待因、嗎啡類以及其他具有中樞抑制作用的藥物, 例如聯邦止咳露、咳必清、美沙芬等。 但必須注意這些止咳藥的劑量, 不可超量服用, 否則可造成呼吸中樞抑制, 甚至有生命危險。
如孩子確已繼發細菌感染, 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生素治療, 炎症控制後才能有效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