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系指四周血液的嗜酸粒細胞分類計數超過60%或絕對值超過400個/立方毫米。
本病的病因很多, 有寄生蟲病、變態反應性疾病、皮膚病、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血液病、理化因素、某些傳染病、惡性腫瘤、家族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及嗜酸粒細胞性淋巴肉芽腫等。
臨床症狀因引起的病因不同而各不一樣。 寄生蟲病引起的, 其原因是由於蟲體代謝產物的變態反應原作用, 如經皮膚鑽入的可立即發生皮膚瘙癢及癢診, 移行到肺部時可引起氣喘、咳嗽、發熱並有哮鳴音與濕羅音, 在腸胃道可見上腹部穩痛及有時腹瀉,
現代醫學對本症主要是治療原發病。 對嗜酸性淋巴肉芽腫有淋巴結腫大可用放療, 也可使用強的松及環磷酸胺。
本病在中醫屬於“咳喘”範疇, 肺主氣, 外合皮毛;風邪犯肺, 肺氣不宣而咳嗽、火急, 引起風疹;濕氣通調, 水道失司, 可影響水液代謝, 濕邪停留困住脾氣, 可出現水腫、腹脹、便溏等症狀。 治宜疏風宣肺止咳、健脾利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