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看病 要跟醫生說清的7件事

1、時間

孩子發病時間、間隔時間和惡化時間的敘述很重要, 對區別多種疾病都有幫助。 如果孩子患的是急性病或外科的急腹症, 超過一定時間, 病情會有很大變化,治療方法也不相同。

對於主要症狀, 家長應儘量說得準確, 例如“腹痛、腹瀉1小時”、“咳嗽、低熱1周”等。

2、體溫

發熱是許多兒科疾病的主要症狀。 如果就診前已在家測過體溫, 應說明是什麼時候測的, 共測過幾次, 最高多少, 也可在候診時測量;沒有條件的可用手感, 以有點發燒、燙手、滾燙等詞語, 大概說明發熱的程度。 另外, 要注意孩子發熱有無規律性、週期性以及手心、腳心、手背的溫度差別,

發燒時有無抽搐、身上有沒有出疹子等其他症狀。

3、狀態

孩子發病時四肢活動是否自如, 頸項是否發硬;神志是否清楚, 有無煩躁不安、哭鬧、嗜睡、昏睡的現象;咳嗽劇烈程度, 有無哮鳴音, 有無痰, 痰的顏色和稀稠性狀等;嘔吐物是溢出來的, 還是噴射出來的等。

如果孩子腹痛、腹瀉, 還要明確指出腹痛的準確部位, 疼痛的起始時間及持續時間, 疼痛的程度, 疼痛的性質(如絞痛、悶痛、脹痛), 什麼情況下疼痛會更嚴重(如緊張、吃東西等)。

4、飲食

許多病對孩子的飲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家長應向醫生說明飲食的增減情況, 間隔次數的變化, 以及孩子有無饑餓感、飽脹感、厭食、停食等, 並說明孩子喝水情況——是口乾舌燥而喝,

還是總想喝水。 另外, 還要說明孩子有無吃泥土或石子、煤渣等異食癖現象, 有無吃不潔食物及喝生水、吃剩飯剩菜等經歷。

5、大小便

如果孩子拉肚子, 要向醫生描述大便的次數, 大便的量, 大便的性狀(如稀水樣、米湯樣、蛋花湯樣), 大便的性質(如黑便、黏液便、膿血便), 糞便有無腥臭、惡臭或其他特殊氣味。 還要講述清楚是否同時伴有發熱、發冷、厭食、乏力、噁心、嘔吐、鼻塞、流涕等症狀。

6、睡眠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睡眠時間、睡眠狀態, 是不是昏睡、搖叫不醒或是稍有動靜就不能入睡, 睡眠中有無驚叫、哭泣等。

7、病史

包括孩子以前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員的病史。 治療效果如何, 有無後遺症, 吃過什麼藥, 有無藥物過敏史等。

有時還需要向醫生說明孩子出生時的情況;若孩子已上幼稚園, 還應講清有無其他孩子患傳染病及類似疾病。 此外, 還要說清孩子此次發病的可能誘因, 如疲勞、受涼、過食及意外傷害等;此次就診前還去過哪家醫院, 已服過什麼藥, 劑量多少, 以免短期內重複用藥引起不良後果。

大部分疾病在其臨床症狀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之前孩子就會有反應, 如煩躁、哭鬧、拒食、嗜睡、過於安靜等, 家長應仔細觀察。

日常應注意把孩子的病歷、檢查單據收集整理到一起, 在就診時, 拿給醫生看, 可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