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常取悅他人真的是件好事

一、經常取悅他人真的是件好事

二、為什麼有的人想取悅別人

三、如何判斷是不是取悅別人的人

四、經常取悅別人怎麼辦

經常取悅他人真的是件好事嗎

1、越是沒有脾氣的人,往往越沒有人真正把你當回事,別人欺負你,你為了不破壞關係樂呵呵忍了,那麼他下次還會變本加厲。 人都是這樣,對上趕著過來的事物是不感興趣的,可人還有一個毛病就是為了某種目的去取悅別人,經歷多了你會發現,取悅換不來真正的尊重。

2、我們通常自童年起就需要取悅他人。 我們做讓別人高興的事情,得到正面的心理強化--從此我們便不可自拔了!然而,取悅他人的欲望常常會陷入失控狀態,我們就無法發現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3、由於重視別人的舒適甚於自己,多年以後,我的許多患者心中羞愧不安、孤獨抑鬱、悲傷失落、滿腹怨氣--那才是真實情況,對嗎?儘管我們嘴上說著“與我自己相比,我更重視讓你舒服。 比起感覺過著我真正想要的生活,你心中的安寧對我更加重要。 ”

所以由此可見,經常取悅別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有的人想取悅別人

我們生理上的基因的編排和社交模式最深層的指令,都催促我們要積極地尋求他人的讚美和肯定,尤其對於有控制力的獎勵(例如關愛、社會地位、學校成績、薪水等)的重要人物,他們的讚美肯定更加重要。

取悅者會沉迷,是因為取悅行為讓他們贏得所渴望的肯定。 如果某件事讓你感覺很好,那你就可能會持續去做這件事,以便繼續維持這種美好的感覺。

一般而言,我們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 因此,大部份的孩子會試圖取悅父母,以獲得肯定、安全感。 這種看似和諧的親子關係,有時卻因為父母的偏執而變調,讓小孩成為依賴“肯定”而行動的傀儡。 特別是當父母以愛作為條件式的獎勵時,他們就等於將小孩推上尋求肯定之路,最後變成一個取悅者。

當小孩的外貌和舉止能讓父母滿意時,父母就會幫小孩貼上乖寶寶的標籤,也會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價值。 但是當小孩無法取悅他們時,愛就被收回了。

這樣條件式的父母之愛,對小孩會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這種取悅症,從兒童時期開始萌芽,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地演變成取悅症的三大成因(包括:取悅心態、取悅習慣、取悅感覺),最後不知不覺成為一個取悅他人,自己卻不快樂的取悅者。

如何判斷是不是取悅別人的人

儘管這麼說,取悅者們自己也禁不住自己“能行”的心態。 以下特徵或許可以說明你是一個愛取悅他人的人“

1、對他人說”不“讓你身體不舒服

那麼結果就是,經常接管額外工作的是你,儘管週五晚想呆在家裡但也會外出的還是你。 為什麼?因為讓他人失望會讓你痛不欲生。

2、你習慣說對不起

在火車上擋住了別人的路?你道歉。 花了點時間回復郵件?你道歉。

不小心撞到了餐廳椅子?你還是道歉。

3、衝突會嚇死你

雖說沒人喜歡爭論,但取悅者比誰都唯恐避之不及。 但這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麻省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心理和大腦科學教授蘇珊·克勞斯·惠特伯恩提議道,試著把衝突當成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機會。 在今日心理學的一篇博客中,她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這種交涉:為了解決問題。

她寫道”當你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發生不快時,交流、尊重、好奇、願意轉換視角,這些行為的根本內質能夠幫你度過這些最艱難的時刻。 “

4、你容易過度自我解釋

少有那麼幾次你什麼都做不了,於是你會詳細解釋原因。 但你不必那麼內疚啊,取悅者們。 有句咒語送你們:你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的事。

5、你容易接受所有邀請

婚禮的邀請、看電影的邀請、你自己都有點不確定的怪異的保齡球聯盟的邀請。

6、你拼命努力,證明自己

這種事出現在工作和交往中。 就跟高度敏感的人一樣,愛取悅他人的人多少有點討厭批評,他們喜歡正面回饋。 這會促使他們更拼命,確保自己做了一切應做的事,使自己的老闆或另一半滿意。

7、你選不出就餐地點

做決定=受酷刑。 你只喜歡跟一大幫人去一家餐廳——是韓國烤肉還是義大利餐廳都不重要。

8、很可能有問題你也不會問

會議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在問答環節刷刷刷舉手提問的人,一種是默默記下稍後要提問問題的人。 取悅者不喜歡自己的問題引起注意,他們寧願首先解決別人的問題。

9、你偷偷地想成為可以被所有人依靠的人

幫助你的同事、家人和朋友會讓你感覺很棒。事實上這是有科學證明的:研究表明為人慷慨大方或是幫助他人能讓你自己更加幸福快樂。

經常取悅別人怎麼辦

認清你的生活圈子和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什麼,習慣取悅他人的人是從這些地方陷入失控的。

如果取悅他們對你來說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對你可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做出評判。

與那些你已經對其不再有病態的取悅意向的人開始對話,讓他們知道你將努力遏制自己取悅他人的傾向。當他們知道後,大多數人對你的改變更多持開明的態度而少有被冒犯的感覺。這個改變與他們無關,只與你自己有關。

從現在起,當有人找你幫忙,問你問題,或者激起你沒有理由地想要取悅他人的本能時,就說:“我能考慮一下嗎?”跟他們定下一個時間,到時候你會對請求做出答覆。倘若我們能留給自己一些空間,我們就能回頭對我們真正所需的做出正確的判斷。

當你已經給了你自己足夠的時間,對可能的“被取悅者”態度堅決,讓他們知道你的決定是什麼。

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步:容許你自己對你做的決定感到些許不適。你可能會告訴你身邊的人你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幫助他們了,或者告訴他們你要擺脫從前那種不健康的意向。許多人對此感到不適,你必須允許你自己對這種不適處之泰然,儘管那會讓他人不悅。要知道,到最後,你終會擁有內心的安寧與你自己真正的生活。

拋棄“需要人人都喜歡”這種念頭。歷史上大多數有趣的或者值得瞭解的人都不是被所有人喜愛的。將這種“拋棄”看作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吧。它會讓你的身邊只會圍繞著這樣的人們,他們喜歡的是你本人,而非你為他們幫的忙。

如果你是那個還在拼命取悅他人的人,如果你覺得累了,如果那並不是你想要的,請停止吧!真正的尊重是基於同樣的人格之上,不需要誰取悅誰!

9、你偷偷地想成為可以被所有人依靠的人

幫助你的同事、家人和朋友會讓你感覺很棒。事實上這是有科學證明的:研究表明為人慷慨大方或是幫助他人能讓你自己更加幸福快樂。

經常取悅別人怎麼辦

認清你的生活圈子和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什麼,習慣取悅他人的人是從這些地方陷入失控的。

如果取悅他們對你來說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對你可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做出評判。

與那些你已經對其不再有病態的取悅意向的人開始對話,讓他們知道你將努力遏制自己取悅他人的傾向。當他們知道後,大多數人對你的改變更多持開明的態度而少有被冒犯的感覺。這個改變與他們無關,只與你自己有關。

從現在起,當有人找你幫忙,問你問題,或者激起你沒有理由地想要取悅他人的本能時,就說:“我能考慮一下嗎?”跟他們定下一個時間,到時候你會對請求做出答覆。倘若我們能留給自己一些空間,我們就能回頭對我們真正所需的做出正確的判斷。

當你已經給了你自己足夠的時間,對可能的“被取悅者”態度堅決,讓他們知道你的決定是什麼。

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步:容許你自己對你做的決定感到些許不適。你可能會告訴你身邊的人你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幫助他們了,或者告訴他們你要擺脫從前那種不健康的意向。許多人對此感到不適,你必須允許你自己對這種不適處之泰然,儘管那會讓他人不悅。要知道,到最後,你終會擁有內心的安寧與你自己真正的生活。

拋棄“需要人人都喜歡”這種念頭。歷史上大多數有趣的或者值得瞭解的人都不是被所有人喜愛的。將這種“拋棄”看作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吧。它會讓你的身邊只會圍繞著這樣的人們,他們喜歡的是你本人,而非你為他們幫的忙。

如果你是那個還在拼命取悅他人的人,如果你覺得累了,如果那並不是你想要的,請停止吧!真正的尊重是基於同樣的人格之上,不需要誰取悅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