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白領養生>正文

離職的原因是否直言相告?

《王大哥的求職經》中的王大哥, 曾先後在多家大型外資企業擔任經理人, 長期與外資企業及獵頭公司打交道, 熟悉外資企業的用人制度、招聘流程及企業文化。

案例:

李子準備跳槽到競爭對手的公司, 老闆多次盛情挽留未果後, 承諾隨時歡迎他回來, 但也請他臨走前對公司的問題直言相告。 於是李子將公司現存的諸多問題大肆褒貶了一番。 去到新公司後, 李子發現新上司對他熱情大減, 後來才得知自己離職前的那番話得罪了被他批評的部門經理, 他們通過各路內部朋友, 到處散播李子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等謠言,

這些話傳到新上司耳朵裡, 自然對他有所防範。 李子由於形象不佳, 沒有多久就被迫辭職, 而舊公司也無法回去了, 他進退兩難, 非常後悔之前對前老闆的那番“直言相諫”。

職場中的潛規則和“陷阱”不少, 向公司闡述離職原因是不少跳槽人士經常忽略的一個。 如何說出讓人滿意而又安全的離職理由是一門藝術。 在離職中最容易犯的致命錯誤就是像李子那樣:只要老闆要求你提出對公司現存問題的建議, 就當真毫無避忌。 一間公司的問題存在, 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更不是一兩句話或一兩個員工的離職就能改變的事。 說了這些問題, 只會讓對方覺得你的離職是對原公司的否定, 對方很可能會封殺以後你吃“回頭草”的機會。

而發洩新仇舊恨, 趁機打擊曾與自己有矛盾的同事, 則更為不智, 只會讓公司覺得此人心胸狹窄, 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 能力不足。 而且被打擊的人, 很有可能因此懷恨報復, 為自己未來的職業多樹立了一些不必要的敵人和絆腳石。

●職場Tips:

1。 涉及離職原因的時候, 但凡下一份工作的職位或與原公司有可能發生利益衝突, 千萬不可直言相告, 另找一個理由搪塞過去。

2。 如遇前雇主盛情挽留而自己卻去意已決, 儘量用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 如身體原因、讀書進修、家庭問題等雇主不好意思阻撓的原因, 儘量避免用追求更高的收入, 更廣闊的晉升空間等有可能被前雇主拒絕或者反感的理由。

3。 在離職的時候, 對於公司的任何負面評價都不要直言相告, 只說正面的評價, 好聚好散, 保留自己一份可以吃“回頭草”的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