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電解質紊亂的病因是什麼?

如果水電解質紊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差, 不但會令身體受到很大的傷害, 還會有可能導致死亡。 接下來介紹一下電解質紊亂的病因。

人體內包含氯化鈉, 鉀和鈣等礦物質, 人們通過消費食物和飲料獲得這些它們。 血液和尿液等體液中都含有這些礦物質。 身體需要一定數量的礦物質和鹽(也稱為電解質)。 然而, 有時會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導致電解質增加或減少, 這種情況就被稱為電解質紊亂。

一、鈉平衡紊亂:

鈉離子是細胞外液含量最高的陽離子, 對保持細胞外液容量、調節酸堿平衡、維持正常參透壓和細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義。

體內可交換的鈉總量是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決定因素, 通過滲透壓作用可影響細胞內液。

細胞外液鈉濃度的改變可由水、鈉任一含量的變化而引起, 故鈉平衡紊亂常伴有水平衡紊亂。 水與鈉的正常代謝及平衡是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的重要因素。

(1)低鈉血症:血漿鈉濃度降低, 小於130mmol/L稱為低鈉血症;血漿鈉濃度是血漿滲透濃度(Posm)的主要決定因素, 所以低鈉血症通常是低滲透濃度的反映, 又稱低鈉性低滲綜合征。

Posm降低導致水向細胞內轉移, 使細胞內水量過多, 這是低鈉血症產生症狀和威脅生命的主要原因。 血漿鈉濃度並不能說明鈉在體內的總量。

低血鈉可見於攝入少(少見),

丟失多、水絕對或相對增多。 是一個複雜的水與電解質紊亂。 原因很多, 可分為腎性和非腎性原因兩大類。

腎性原因:腎功能正常情況下, 機體很少是因為攝鈉過少引起低鈉血症的, 因為腎臟有較強的保鈉能力, 腎功能損害而引起低鈉血症的有因滲透性利尿、腎上腺功能低下以及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情況。

非腎性原因:可見於嘔吐、腹瀉、腸瘺、大量出汗和燒傷等疾病過程, 除丟失鈉外, 還伴有不同比例的水的丟失。 低鈉血症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水分向細胞內轉移, 進而出現細胞水腫, 嚴重者有可能出現腦水腫和消化道紊亂。

假性低鈉血症:由於血漿中一些不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的增多。 使單位體積的水含量減少,

血鈉濃度降低(鈉只溶解在水中), 引起低鈉血症, 前者見於高脂蛋白血症(血脂>10g/L)、高球蛋白血症(總蛋白>100g/L如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乾燥綜合征);後者見於靜脈注射高張葡萄糖或靜脈滴注甘露醇以後。

(2)高鈉血症:血鈉濃度升高, 大於150mmol/L稱為高鈉血症。 主要見於水的攝入減少(如下丘腦損害引起的原發性高鈉血症)、排水過多(尿崩症)、鈉的瀦留(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綜合征)。

二、鉀平衡紊亂:

鉀平衡紊亂與否, 要考慮鉀總量和血鉀濃度兩個方面, 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鉀總量是指體內鉀的總含量, 由於鉀主要分佈在細胞內(約占總量的98%), 因此血K+濃度並不能準確地反映體內總鉀量。

血K濃度是指血清K含量, 血漿鉀濃度要比血清鉀濃度低約0.5mmol/L左右,

因為血液凝固成血塊時, 血小板及其他血細胞會釋放少量鉀入血清之故, 臨床以測血清鉀為准。

體液酸堿平衡紊亂, 必定會影響到鉀在細胞內、外液的分佈以及腎排鉀量的變化。

(1)低鉀血症:血清鉀低於3.5mmol/L以下, 稱為低鉀血症。

臨床常見原因有:

①鉀攝入不足:因為人體鉀來源全靠食物提供, 所以長期進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術後較長時間禁食), 由於鉀來源不足, 而腎仍然排鉀, 很易造成低鉀血症。 鉀丟失或排出增多: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胃腸減壓和腸瘺者, 因為消化液丟失, 消化液本身含有一定量鉀, 外加消化功能障礙, 吸收減少, 從而導致缺鉀;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促進鉀排泄及鈉儲留作用,

當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 均能引起低血鉀;心力衰竭, 肝硬化患者, 在長期使用利尿劑時, 因大量排尿增加鉀的丟失。

②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如靜脈輸入過多葡萄糖, 尤其是加用胰島素時, 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進而合成糖原, 都有K+進入細胞內, 很易造成低血鉀;代謝性堿中毒或輸入過多鹼性藥物, 形成急性堿血症, H+從細胞內進入細胞外, 細胞外K+進入細胞內, 造成低血鉀症。 此外, 血漿稀釋也可形成低鉀血症。

(2)高鉀血症:血清鉀高於5.5mmol/L, 以上, 稱為高血鉀症。

臨床常見原因有:

①鉀輸入過多, 多見於鉀溶液輸入速度過快或量過大, 特別是有腎功能不全、尿量減少, 又輸入鉀溶液時易於引起高血鉀。

②鉀排泄障礙:各種原因引起的少尿或無尿如急性腎功能衰竭;細胞內的鉀向細胞外轉移, 如大面積燒傷,組織細胞大量破壞,細胞內鉀大量釋放到人血液中;代謝性酸中毒,血漿氫離子往細胞內轉移,細胞內鉀向細胞外轉移,與此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泌H+增加,而泌K+減少,使鉀貯留於體內。

三、血清氯原因:

正常值為100~107毫摩爾/升,嚴重肝病時,不少病例發生低血氯。低血氯可引起堿中毒而誘發肝性腦病,在嚴重肝病處理時應引起重視。

如大面積燒傷,組織細胞大量破壞,細胞內鉀大量釋放到人血液中;代謝性酸中毒,血漿氫離子往細胞內轉移,細胞內鉀向細胞外轉移,與此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泌H+增加,而泌K+減少,使鉀貯留於體內。

三、血清氯原因:

正常值為100~107毫摩爾/升,嚴重肝病時,不少病例發生低血氯。低血氯可引起堿中毒而誘發肝性腦病,在嚴重肝病處理時應引起重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