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肺結核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提到肺結核相信大家對其並不陌生, 因為肺結核是傳染病中的常見病, 對機體的侵襲, 以及對人體生活, 工作造成的影響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 所以, 全面認識肺結核, 積極採取預防措施是每個公民都應注意的。

在預防和控制肺結核的發生與流行時通常採取管理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 即可大大減少肺結核的發生與傳播。

一、控制傳染源:關鍵是早期發現和徹底治癒結核病人, 尤其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

1、肺結核的臨床表現是緩慢起病, 病情經過較長全身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盜汗、食欲不振等。

呼吸系統症狀表現為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少數病人急劇發病, 有高熱、重症呼吸道症狀, 多為急性粟粒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或乾酪性肺炎引起。 如出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明確診斷, 如確診為結核病, 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 早期、規律、聯合、適量全程用藥, 以免傳播給他人。

2、可疑結核病人, 如一般消炎治療兩周無效的咳嗽、咯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3、結核病和易感患者, 如糖尿病、矽肺、愛滋病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應接受定期(1—2年)健康體檢及胸部X線檢查。

二、切斷傳播途徑: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尤其是痰塗片陽性未經治療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排出的結核菌懸浮在飛沫中, 被健康人吸入可引起結核菌的感染。 患者隨地吐痰, 痰液乾燥後結核菌隨塵埃飛揚亦可引起結核感染。 因此,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隨地吐痰, 不僅是時代文明進步的標誌, 更是預防疾病傳播的重要環節。 與排菌病人接觸應戴口罩, 做好防護。 排菌的結核病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注意用二層餐巾紙遮住口鼻, 然後將餐巾紙放入袋中, 直接焚毀或將痰液咯入帶蓋的容器內與等量的1%消毒靈浸泡1小時(或5%—12%的來蘇水浸泡2小時後再棄去)。 接觸痰液後用流動水清洗雙手。 病人用過的衣物、寢具、書籍等可採取在烈日下曝曬2—3小時等方法進行殺菌處理。

三、保護易感人群:兒童、老年人、糖尿病、矽肺、愛滋病或HIV感染者,

由於機體免疫力低下而普遍易感。 易感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營養, 多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 如:牛奶、雞蛋、魚、瘦肉、新鮮蔬菜、水果等, 增強機體抵抗力。

2、加強體育鍛煉, 每日可進行數次深呼吸或練習吹氣球, 以鍛煉肺活量, 也可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

3、儘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 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物, 積極預防感冒, 以免抵抗力低下而染病。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 戒煙限酒, 保持良好的心態, 樂觀的情緒均有利於防病。

肺結核帶給人類的危害卻仍不容忽視, 但我們只要全面認識肺結核, 熟悉結核病的防治知識, 就可以做到早防、早治,

避免結核病的侵害, 因此, 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