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會調查:超九成中學生不知網癮是心病

調查顯示, 本市中學生雖然對一般心理問題有所瞭解, 但對常見心理問題的症狀仍認識不足。 當自己或者身邊同學性格發生改變或行為模式發生負面變化:經常發脾氣、內向不願意說話、整天都心情不好、有時候一個人哭泣, 有超過九成的中學生不認為這當中的某種表現是因為心理問題造成的。

調查還顯示, 本市學齡前兒童多動症患病率為8.71%, 小學生患病率為5.31%, 中學生患病率為2.34%。 市安定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淩介紹說, 多動症是學齡前兒童常見的行為發育障礙之一, 其中很多患兒得不到專業性診斷和治療,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公眾尤其是家長對小兒多動症及其影響缺乏認識或存在較大誤區。 由於患有這種疾病的患兒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衝動任性、活動過多三大特點, 他們往往學習成績不佳、與同伴不能很好相處, 容易受到來自家長、老師的批評,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指導, 易伴發學習困難和品行障礙等其他疾患, 很多會延續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期, 嚴重影響孩子人格發展, 降低社會適應能力。

孫淩說, 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問題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父母對兒童過分保護疼愛, 就容易使兒童產生依賴心理, 使兒童的自我實現、自我推導和社會獨立意志逐漸削弱, 產生心理行為問題。

要想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父母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另外, 父母應該採取一致的教育行為, 父母雙方對兒童教育意見不一致易使兒童處於不穩定或矛盾的教育氛圍中, 久之造成人格或行為的偏倚。 另外, 父母應該通過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發現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 並通過規範恰當的方式及時引導兒童採取正確合理的情緒發洩途徑和行為規範, 促進其心理上的成熟。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 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 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個時期奠定基礎, 如果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 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為此, 心理衛生協會專家提醒, 培養兒童心理健康,

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 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 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 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 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 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 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 略表贊許即可, 過分誇讚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