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宮頸肥大的中醫治療

當女性在生活中出現了一些, 宮頸肥大方面的疾病時, 一定要及時的檢查, 這樣才可以幫助我們及早地控制病情, 並且對疾病進行治療, 也避免了女性朋友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 接下來讓專家介紹一下, 中醫對宮頸肥大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氣虛, 主要指脾氣虛。 由於平時身體虛弱, 脾氣不足;或因飲食不規律、勞逸失度等損傷脾氣, 致使氣虛不能固攝經血, 因而引起月經量多或提前。 脾虛日久即會影響及腎, 或流產手術等也會損傷腎氣, 最終導致脾腎兩虛而使病情加重。 至於血熱的原因, 或因素常嗜辛辣上火之物;或因鬱怒傷肝,

肝鬱化火;或由於陽盛體質之故, 都會使得熱入血中, 逼迫經血速行, 下血量多, 稱迫血妄行。

對氣虛證候, 要用健脾益氣攝血法, 可選擇歸脾東加減, 藥如:黃芪25克, 黨參20克, 炒白術15克, 阿膠珠、桑寄生各30克, 艾葉炭9克, 炮薑炭、炙甘草、茜草各6克, 煨木香3克。 如果血量過多, 腰酸尿頻, 手足不溫者, 再加鹿角膠、炒杜仲、菟絲子各15克, 烏賊骨30克;小腹空墜明顯者, 加炒升麻、炒柴胡各6克;兼見口幹欲飲者, 屬於失血傷津之故, 可加麥門冬30克, 五味子9克。

在臨床治療時, 要根據月經的顏色、經質的變化, 再結合其他伴見症狀仔細辨別, 然後按氣虛或血熱的不同證候, 分別治療。 一般說來, 大凡月經量多, 色淡紅或正常, 質稀薄,

或血塊與淡紅血水並見, 同時有面色萎黃, 或小腹空墜, 舌淡苔薄, 脈細弱無力等症狀者, 屬於氣虛;月經量多, 顏色深紅質粘稠, 同時見有面紅唇幹, 尿黃, 便秘;或者有小腹脹痛, 心煩口苦, 脈滑數, 舌紅苔薄黃等症狀者, 屬於血熱。

對於血熱證候者, 要用清熱涼血止血法, 可選用固經丸加味, 藥如:龜板膠15克、炒黃芩、炒黃柏各9克, 生地黃、地骨皮、椿根白皮、地榆炭各15克, 北沙參、炒蒲黃各20克。 出血過多者, 還可加阿膠、陳棕炭各20克, 煆龍牡各30克;倘有脾胃不和, 大便溏瀉者, 去生地、黃柏, 加炒白術10克, 白扁豆30克, 藿香梗6克;如因出血傷陰耗氣, 見有心悸、口幹者, 可加太子參15克, 麥冬20克, 五味子9克。

溫馨提示, 專家在文章中提出了, 宮頸肥大的中醫療法,

這些內容女性朋友可以借鑒一下, 同時也需要聽從醫生的意見, 才可以採用專家給的這些方式, 另外女性朋友在生活中, 也要避免自己的身體再出現一些其他婦科疾病, 進而感染宮頸肥大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