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能治好嗎?絕大部分能治好。 急迫性尿失禁治療主要是行動療法和藥物療法。 此外也可進行膀胱頸部懸吊術和一側陰部神經阻滯治療等。 抗膽鹼能、腎上腺素能製劑、直接平滑肌鬆弛劑和乙醯膽鹼能受體阻滯劑四類藥物治療。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
目前對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行動療法和藥物療法。
1.行動療法:試行規定時間內排尿以及持續性進行提肛肌收縮和鬆弛交替訓練。 如尿意急迫感消失, 排尿甚至可以恢復正常。
2.藥物療法:包括抗膽鹼能、腎上腺素能製劑、直接平滑肌鬆弛劑和乙醯膽鹼能受體阻滯劑四類。
1)抗膽鹼能製劑:普魯苯辛, 口服15~30mg/次, 一日2~4次, 用於逼尿肌痙攣。
2)腎上腺素能製劑:鹽酸丙咪嗪, 為三環類抑制劑和二苯氮雜卓類化合物, 該製劑在節後交感神經末梢處有阻滯去甲腎上腎素的重吸收作用, 既α和β腎上腺素能作用, 通過α-腎上腺素能興奮作用增加尿道壓力, 通過對膀胱的β-受體興奮作用而增加膀胱的容量。 劑量:6歲及6歲以上兒童, 每日睡前口服用25mg, 可增至75mg;成人每日100~200mg, 分次口服。
3)直接平滑肌鬆弛藥:泌尿靈:為一直接的平滑肌鬆弛劑, 無膽鹼能和腎上腺素能受體作用, 不是一個強效的藥物。 適用於由神經原性或非神經原性因素引起的逼尿肌痙攣。 劑量:每次100~200mg, 每日3~4次。
4)乙醯膽鹼能受體阻滯劑:羥丁酸:對膀胱逼尿肌有鬆弛及麻醉作用,
5)對神經性病變引起的尿失禁, 應合用腦代謝啟動劑, 神經遞質改善劑。 由炎症、結石、浸潤性腫瘤、前列腺增生症和膀胱頸部硬化症等引起的膀胱和尿道的刺激性病變的急迫性尿失禁, 應從病因上治療, 梗阻性病變可用α-受體阻滯劑和合用抗膽鹼藥物,
3.電極刺激:行動療法和藥物治療無效者, 可進行經皮電極刺激治療, 表面電極安放在陰部神經走行區域, 另一極插入肛門內, 以耐受限度為准, 每次刺激15~20分鐘, 每週1~2次, 10次為一療程, 可反復多次刺激。
4.神經阻滯:非手術療法無效者, 伴有膀胱痛, 重度尿頻的急迫性尿失禁, 可進行骶椎骨阻滯, 可用局部麻醉劑5~10ml和氫化可的松20~50mg, 一次阻滯效果可持續數小時反復多次治療可得到改善, 有學者在膀胱三角部用苯酚阻滯, 方法是在內窺鏡下用百分之2.5苯酚分次注入膀胱三角區粘膜下和肌層。 Ewing等的方法是6苯酚稀釋為2.5,
5.膀胱擴大術:對低容量, 低順應性膀胱的尿失禁, 可進行膀胱擴大術, 其基本原理為增加膀胱功能性容量。 缺點是由於腸蠕動的存在而仍可產生高壓, 出現尿急和尿失禁, 腸襻也可壓迫膀胱憩室, 影響排空, 繼發感染或結石。
此外也可進行膀胱頸部懸吊術和一側陰部神經阻滯治療等, 關鍵是保持膀胱和尿道抵抗力的平衡, 最後的治療手段是間歇性導尿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