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疝在上腹部常見, 故又稱為上腹部疝, 臍下罕見, 其發病的原因有:
(1)腹白線從劍突延伸至恥骨聯合, 白線在臍上薄而寬, 而臍下窄而厚, 甚至臍下兩側腹直肌融合, 難以分清白線。
(2)臍部緻密的纖維環的影響, 白線撕裂很難突破臍部。
白線疝在人群中發病率為0.5%~3.0%, 男性較女性多見, 男女發病率約3:1, 以20~50歲年齡多見, 約20%患者有多處筋膜缺損存在, 即多發性白線疝。
一般認為先天性白線疝罕見, 主要見於嬰幼兒, 出生時即發病;成人白線疝的發生多是由於先天性因素加上後天腹內壓增高因素引起。 先天性白線疝的發生可能與腹壁白線融合不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