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小孩子在一年中總會出現幾次腹瀉現象, 在康復期間, 相關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 所以家長們很有必要瞭解一下, 那麼小兒腹瀉具體的護理要點有哪些呢?接下來的內容將為大家詳細解答。
重點1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很多媽咪只要寶寶一腹瀉, 便急著往醫院跑。 其實, 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 多為輕度脫水。 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完全可在家裡進行治療。 這樣既及時又方便, 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處。 那麼, 媽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 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
媽咪可從以下幾種補液方法中選擇一種:用自製的糖鹽水補液, 即在50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和10克白糖, 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 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用自製的米東加鹽液體補液, 即在500毫升溫開水加入1.75克的精食鹽;用醫生給開出來的ORS補液, ORS補液鹽是已配好的乾粉, 使用時按說明書配成液體即可。
然後, 在最初4小時裡, 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 此後, 隨時口服, 能喝多少喝多少。 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 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子喝。 如果寶寶嘔吐, 待10分鐘後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瞼浮腫, 表明補液有些過量,
愛心提示:不要把ORS補液鹽加在奶、米湯、果汁或其他飲料中, 並且按說明配製完畢之後, 不能再往里加糖, 否則影響補液效果。
重點2 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
傳統的腹瀉治療方法, 主張讓患兒禁食一段時間。 然而, 這樣有礙於身體的營養補充, 容易發生營養不良。 現在主張不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 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 每日至少進食6次。 母乳餵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 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 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餵養的寶寶, 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 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如稀粥、爛麵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
重點3 對寶寶的小屁屁要倍加呵護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 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 而且, 腹瀉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 因此, 寶寶每次排便後, 媽咪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 特別是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 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 且要勤換洗, 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 如果小屁屁發紅了, 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 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重點4 嚴密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
如果寶寶煩躁不安加重, 囟門和眼窩出現凹陷, 哭時眼淚少, 看上去口乾舌燥, 並且, 用手捏起大腿內側的皮膚然後馬上鬆手時, 皮膚皺褶變平的時間超過2秒。 這種情況表明寶寶的身體脫水已經較重了;或在家已經治療了3天,
通過這篇文章的詳細講解, 希望可以為家長們帶來幫助, 當孩子出現腹瀉的時候也不要緊張, 只要在醫生的治療下和注意康復護理, 相信患兒的腹瀉很快就可以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