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癌症的出現

這種情況在各地腫瘤醫院都十分常見。 據統計, 主動到醫院就診的腫瘤病人中, 早期患者不足20%, 而中晚期的病人則高達70%-80%。 在癌症的治療中, 有這樣的情況, 癌症治療結果的好壞, 與癌症病期的早晚成正比, 例如日本報導的局限在胃粘膜層的小胃癌, 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幾近100%, Ⅰ期乳腺癌10年生存率則高達90%以上, 即使“癌中之王”的肝癌, 早期發現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 術後5年生存率亦可達69%。 而病程到了晚期則大不一樣, 晚期胃癌患者, 經各種治療, 5年生存率不足10%, 肝癌就更困難了, 存活1年者都屈指可數。

就現在整個世界醫療水準來說, 唯有早期治療是挽救腫瘤病人生命的關鍵。 而早期治療必須建立在早期發現的基礎上。

癌症的發生, 至今病因尚未完全闡明, 但就目前掌握的知識來說, 絕大多數癌症的發生決非一朝一夕突然形成的。 醫學科學家研究證明, 一釐米直徑大小的腫瘤, 從發生到形成, 需要30次以上的倍增, 按一般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的倍增時間約100天來計算, 其存在於體內的時間已有十餘年之久, 此時就發展到“臨床早期”階段。 在這段時間內, 可能毫無症狀, 或者無特殊的症狀, 但是癌發於內, 表現於外, 還是有蛛絲馬跡讓我們能夠覺察。 這就是我們所提到的“癌症的警示信號”。

癌症的早期症狀, 往往不是癌症所獨有,

許多症狀, 常是其他非腫瘤疾患的反應, 當有了某些徵兆時, 請醫生檢查, 結果往往是其他疾病。 模棱兩可的症狀不但易為病人所忽略, 亦常不被非腫瘤專業的醫務人員重視, 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 所以應提高廣大患者和醫務人員對癌症早期症狀的警惕性。 對於年齡40歲左右的高危人群, 應給以充分的檢查診斷和密切的隨訪, 直到確診或排除癌症。

拿胃癌為例, 早期胃癌大多有上腹隱痛, 噁心, 腹脹, 食欲差, 這些難與慢性胃炎和潰瘍病相鑒別。 對年齡在35歲以上, 經內科常規治療不見緩解的, 應作胃鏡檢查, 以排除胃癌的可能。

再以鼻咽癌為例, 鼻咽在鼻腔的後部, 咽部的最上方, 解剖位置如此隱蔽, 所以鼻咽癌往往不容易早期發現。

但是鼻咽癌有這樣的症狀:多數的病人在早期常出現鼻涕內帶血, 或由鼻腔吸入口中吐出的痰中有血, 腫瘤醫生稱此為“回吸性血涕”。 此時應高度懷疑鼻咽癌的存在, 及時作鼻咽部檢查。 而此時由鼻腔回吸到口腔的血鼻涕, 常被誤認為是肺和氣管內的出血, 患者和非腫瘤專業的醫務人員往往求治於內科, 南轅北轍, 費工費時, 誤診誤治。

一個人的生命旅途中, 健康是生存的基礎。 沒有健康的身體, 人們事業無法完成, 學業不能堅持, 更不可能有美滿的家庭生活。 人到中年, 上有需照料的年邁的父母, 下有需撫養的子女;40歲左右的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樑柱和各項事業的骨幹精英, 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但是,

可悲的是, 癌症的高發恰恰也在這些人身上。 因此, 如何保持和維護健康, 既是政府的職責, 也是廣大人民切身的利益所在。 平時學習掌握一點防病治病的知識, 有病早治, 無病防病。 這正是21世紀健康生活、醫療保健的新思維, 新觀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