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五個習慣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基本在三到六歲之間形成。 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 這個年齡主要是和父母呆在一起, 潛移默化影響其性格的就是父母。 因此,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擁有諸多的玩具, 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形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那麼就應該從娃娃做起, 從生活中的細節開始培養,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1、做遊戲開始

做遊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遵守遊戲規則。 那麼在我們很多家庭不是這樣的, 父母很難以自己站在孩童的心理去陪孩子, 讓其泡在眾多的玩具堆想玩就玩,

毫無規則。 那麼教育孩子遵守規則, 就是從遊戲開始的。

無論做什麼遊戲, 事先都要講清楚遊戲規則, 前提是和孩子商量, 孩子是認可的, 然後建立好獎懲的方法, 比如發放小星星給予獎勵。 如果孩子在遊戲過程出現了犯規, 不管孩子哭鬧、撒嬌都應遵守遊戲規則。 這樣可以鍛煉孩子認識理解遊戲規則的能力, 可以培養孩子的克制力和對自己決定事情的責任心。

${FDPageBreak}

2、按時吃飯睡覺

很多母親一聽到嬰兒哭, 馬上就餵奶。 然後哭聲停止了, 看到嬰兒滿足的樣子, 母親也忘記其實剛剛給他喂過奶。 這樣無形中條件反射建立了, 通過哭可以獲得吃奶滿足感。 其實嬰兒吃奶的時間至少要間隔兩個小時, 所以儘量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

這樣的習慣其實是對嬰兒一種意志力的磨煉。 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也是這樣的道理。

${FDPageBreak}

3、愛勞動

很多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做什麼啊?其實從孩子能獨立走的那天開始, 就具備了勞動的能力。 比如, 你可以對他說:“幫爸爸把那只筆拿過來好嗎?”然後指給他看, 他會很高興地為你做這件事情。 稍大一點, 可以給他分配點任務, 比如幫掃地、擦桌子、澆花等等。 這些簡單的家務活可以使他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驗自信, 同時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所以有時候孩子表現的很積極, 家長怕孩子做不好, 或者心疼孩子, 就什麼都不讓做, 這是錯誤的思維,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產生挫折感, 並逐漸滋生惰性。

${FDPageBreak}

4、愛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質疑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愛孩子並非溺愛孩子!

沒有愛的孩子, 自我價值感會受到影響;而受到太多非理智的愛, 孩子的自我欲望會膨脹, 目空一切。 比如家長對待愛哭的孩子, 經常會這樣說:“再苦我就不要你了、再苦就把你喂狼”, 而如果這樣說:“爸爸不喜歡哭的孩子, 喜歡堅強的孩子”。 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是在恐嚇威脅的語氣, 只會讓孩子通過哭想獲得什麼而驟然截止, 會使孩子對父母給予的愛而質疑, 是否不愛我了;而後者會給孩子暗示我們要做堅強的孩子, 生活中是需要做強者。

${FDPageBreak}

5、不要欺騙你的孩子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一些所謂善意的謊言, 我們在心理門診經常見到這樣的, 比如父母離異後,

孩子知道的結果是其中一方因工作去國外了, 可能要很久才能回來, 怕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經常會問到我從哪裡來的, 家長會說撿的、而不能科學的解釋;孩子對性的好奇, 而家長認為過於早熟, 隨意搪塞兩句就過去了等等。

而有一天孩子沒有完成學校留的作業向你撒謊了, 誰的責任, 父母的責任!如果你不想孩子欺騙你,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欺騙孩子, 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謊。 因為這時候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 因此, 一旦發現孩子有撒謊行為, 及早教育、及時糾正。

總之, 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好的品質, 杜絕不良的資訊灌輸到他們的身心, 在6歲之前, 孩子所聽到的、看到的、感覺到的, 都應該是積極地、美好的,

這樣對孩子的優良個性和健全人格有著積極地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