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包火”咳嗽治療四重點

外感咳嗽中“寒包火”證, 常見於西醫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多發冬春二季。 一是素體內有鬱熱, 又複感外來風寒所致, 正如《醫學心悟》說:“其人素有鬱熱, 而風寒束之, 熱在內而寒在外, 諺雲‘寒包火’也。 ”;二是本由外感風寒所致, 但表寒未盡而肺熱已起, 也可形成“寒包火”咳。 由於內熱較重, 又感外寒, 其症多壯熱咳嗽, 口乾渴飲, 陣陣惡寒, 一身作痛。

對於寒包火的治療, 應以“散表寒、清肺熱”為主。 恰如《醫學心悟》所說:“咳嗽之因, 屬風寒者十居其九”, “肺有火, 則風邪易入, 治宜解表而清肺火”。 臨床常選用經方麻杏石甘湯。

筆者遵名醫馬有度經驗在臨床上多選用散表寒的麻黃、清肺熱的黃芩這一藥對組成複方冶療咳嗽“寒包火”證。 馬有度指出:第一要著重一個“宣”字。 以麻黃為首, 取麻黃辛溫發散風寒, 宣肺止咳平喘。 麻黃為治療風寒咳喘的第一要藥, 特別是輔以蘇葉、防風之後, 其散寒宣肺之力更強, 三藥合用, 共散表寒, 使寒邪不再束肺, 肺氣得宣, 不致上逆, 咳喘自緩。 第二突出一個“清”字。 以黃芩為首, 黃芩主治肺熱咳嗽, 為清泄肺部火熱的第一要藥, 而輔以魚腥草和連翹, 則清肺解毒之力更強, 肺熱得清, 肺氣亦清, 咳嗽自減, 這是治療“寒包火”咳的第二招。 第三體現一個“化”字。 選桔梗宣肺祛痰, 配法夏燥濕除痰, 合而增強排痰之力,
並能化解痰與火熱相結, 防止痰熱阻肺, 以利肺氣宣暢, 這是治咳先治痰的原則。 第四體現一個“降”字。 杏仁、紫苑和少量粟殼肅肺止咳, 三藥配合, 體現了“降”逆止咳。 前三字用藥, 散寒宣肺, 清熱化痰, 針對病因病機, 重在治本, 後一字用藥體現降逆止咳, 兼以治標。 最後還要以一味甘草, 既是調和之藥, 也是擅長緩急利咽止咳之藥, 合而共奏散寒宣肺、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驗案:陳×, 男, 43歲。 慢性支氣管炎10餘年, 受寒即咳喘, 近日加重, 痰色白而黏夾黃稠, 不易咳出, 惡寒發熱, 四肢及背冷, 口乾渴, 舌苔薄而淡黃, 脈浮滑數。 證屬“寒包火”證, 當用表裡兩解法。 處方:麻黃10g, 杏仁10g, 石膏30g, 半夏10g, 黃芩15g, 桔梗10g, 蘇葉10g, 甘草5g, 連翹10g, 蟬蛻6g, 知母10g, 紫苑10g, 蘇子10g, 射干10g。

2劑咳喘稍減, 共服6劑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