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如何防治急性甲肝

急性甲肝若不及時治療, 可繼發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而危及生命。 本病一旦確診, 應及時實施消化道隔離, 並採取抗病毒、保肝、退黃、降酶措施, 絕大多數病人是可以根治的。

肝功能、抗-HAV-IgM、腹部B超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在這種病人的糞便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中有甲肝病毒, 健康人吃、喝、用了甲肝病人糞便等污染的水源、米麵、蔬菜、魚肉海鮮, 餐具等, 或密切接觸甲肝病人及其衣物, 就會構成感染。 春天氣溫回升, 甲型肝炎病毒就會在甲肝病人的糞便等排泄物中大量複製, 容易造成甲肝的散發或流行。

甲肝潛伏期15天~30天, 好發於青少年, 病程一個月左右, 此後還要有一到兩個月的休息才能完全恢復。

急性甲型肝炎臨床表現為肝區的不適或疼痛, 噁心厭油, 乏力腹脹, 食欲減退, 呈進行性加重的鞏膜皮膚黃染, 肝臟腫大、觸痛和叩擊痛, 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尿色深黃, 大便顏色變淡甚至呈陶土色。

鑒於本病由疫毒侵襲引起, 故屬中醫“肝瘟”、“急黃”範疇。 其證多屬濕熱瘀結肝膽, 治當以清熱利濕、涼血化瘀、敗瘟退黃為法。 筆者慣用急黃湯(升麻5g, 蒼術15g, 茵陳30g, 龍膽草6g, 車前子15g, 滑石10g, 通草5g, 郁金10g, 柴胡10g, 赤芍30g, 虎杖15g, 白花蛇舌草30g, 土茯苓15g)加減。 舌紅、苔黃膩、身熱汗出、大便幹結者, 加生大黃10g後下;舌淡胖、苔白膩、畏寒便溏者, 去龍膽草,

加炙黃芪15g, 土白術15g;腹脹、嘔惡、厭油、納呆者, 加炒白術15g, 炒枳殼15g, 萊菔子10g, 清半夏10g。 日1~2劑, 水煎2~4次, 分3~6次溫服。 連用15~30天。 方中升麻、土茯苓上下分消, 柴胡、郁金疏肝利膽, 虎杖、蛇舌草敗瘟解毒, 重用赤芍涼血化瘀, 茵陳、龍膽草、車前子、滑石、通草清肝利膽, 除濕退黃, 極宜於濕熱瘀結肝膽的治療。 現代研究表明, 茵陳、升麻、蛇舌草、虎杖有抗病毒作用, 茵陳還能促進膽汁的分泌, 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的排泄量;赤芍有解熱、抗菌、解痙、鎮痛作用, 並能抑制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 臨床驗證表明, 涼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療急性膽汁淤積型肝炎、慢活型重度黃疸肝炎有明顯的頓挫黃疸和利膽作用。

至於甲肝的預防, 應以及時報告疫情、管理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注射甲肝疫苗為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