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就要命。 ”引起牙疼的常見原因之一就有齲齒。 齲齒, 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蟲牙”, 它是牙齒硬組織的一種細菌性疾病。 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目前, 大多數牙科專家認為:齲齒是由致齲細菌、食物和牙齒易感性三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當牙齒排列、咬合關係不好時, 食物碎屑容易滯留或嵌塞在牙齒之間的縫隙中, 此時如不注意口腔衛生, 口腔中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 在牙齒上“安營紮寨”, “生兒育女”, 侵蝕牙體, 形成齲齒。 如果進一步侵犯牙髓, 就可出現劇烈的牙疼, 每遇冷、熱、酸、甜則疼痛加劇,
那麼, 如何預防齲齒的發生呢?預防齲齒, 可以從以下簡單的“三招兩式”做起。
第一招:保持口腔清潔, 控制細菌生長。 不清潔的口腔, 是細菌生長的肥沃土壤, 所以, 做好口腔衛生是預防齲齒的主要措施之一。 堅持每日三餐後刷牙, 可有效地減少和控制細菌的生長。 青少年不要在睡前吃零食, 尤其是甜食, 以免粘在牙齒上的糖類發酵, 使牙齒受蝕損壞。
第二招:加強牙齒鍛煉, 提高抗齲能力。 氟素是人體進行正常代謝和促進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元素, 它對牙齒的堅固起著主要作用, 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 牙齒補充氟素的方式很多, 其中使用氟化物牙膏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途徑。
第三招:改變飲食結構, 控制糖類攝入。 食物越來越精細, 含糖量不斷增加, 如巧克力、奶糖、精製蛋糕等, 這些軟而黏的食物粘在牙齒表面, 為致齲細菌提供了充足的“糧草”。 因此, 儘量限制此類食物的攝入量, 多吃瓜果、蔬菜、蛋、肉類等食物, 以促進牙齒的健康。
在生活中, 施展以上三招的同時, 還可同時運用以下“兩式”:
第一式是刷牙的姿勢。 刷牙的正確姿勢是上牙從上向下刷, 下牙從下向上刷,
第二式是潔齒的方式。 剔除牙齒間嵌塞食物和清潔牙齒鄰面菌斑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牙線。 使用時, 從牙線盒內拉出50釐米左右的牙線。 兩端纏於雙手的中指上, 中間留出5釐米用以清潔牙齒。 用拇指與食指操縱牙線, 先將牙線滑入牙縫內, 然後牙線緊貼牙齒鄰面, 將牙線滑入齦溝內, 從齦緣向冠部的方向輕輕刮動4—6次, 再用同樣的方法清理另一牙的鄰面。 潔齒的時間可在每晚睡前進行。
一旦你掌握了“三招兩式”, 齲齒對你一定會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