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女人>正文

女性心梗比男性更複雜更難治

我們都知道,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危重疾病, 也是導致眾多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多數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了心血管, 造成心肌缺血性壞死。

近年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心梗防治水準不斷提高, 男性心梗的病死率呈下降趨勢, 然而由於對女性心梗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防治工作滯後, 女性心梗病死率呈上升趨勢。 越來越多的循證醫學研究結果顯示, 與男性心梗患者相比較, 女性心梗更加複雜, 心梗的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及預後都有著自己的特點, 值得引起關注。

高危物件多為老年人

通常情況下, 女性冠心病的發病時間較男性晚10年, 女性絕經後發病率會明顯增高, 而且隨年齡增長發病率會逐漸增高。 50歲之前, 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很低, 到了55歲亦極少發生, 但從56歲開始女性心梗的發病率迅速增高, 65歲左右達到高峰, 75歲以上女性心梗的發生率超過了男性患者。 所以專家指出, 女性心梗的高危物件幾乎全是老年人。

多種病因伴隨並存

心梗的發生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 比如高血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腹部肥胖、精神緊張、缺乏有規律的鍛煉、情緒波動、鹽攝入過量、每日蔬菜水果攝入不足、劇烈活動等都是常見的心梗危險因素。 而女性心梗發病的原因常常是多個心血管疾病並存,

往往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 這一特點導致了女性在老年後心梗患病率迅速增高。

症狀複雜且不典型

女性心梗的症狀比較複雜而且不典型, 有超過50%的女性心梗患者沒有心梗前劇烈胸痛的典型症狀。 當發生急性心梗時, 女性患者很少主訴為壓榨性胸痛, 多表現為肩頸部、背部及上肢疼痛, 部分患者表現為胸部燒灼感、腹部不適、氣短、大汗等。 因此, 女性心梗很容易被漏診誤診, 研究顯示, 心梗漏診的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女性。

另外, 歐洲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顯示, 有40%多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發作時沒有到醫院就診, 其中大部分患者自己沒有意識到已經出現了心梗的症狀, 這種無症狀的心梗被稱為"無聲心肌梗死",

而這種"無聲"情況大多發生在女性患者身上, 患者會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影響壽命。

病情重預後差病死率高

女性心梗以老年人居多, 往往與多種其他心血管疾病並存, 因此, 一旦發病, 病情複雜而且嚴重。 研究顯示, 女性心梗患者發生再次心梗以及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臟破裂等嚴重併發症的幾率都高於男性患者, 而且併發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也高於男性患者。 女性心梗患者的預後較差, 病死率遠高於男性, 資料顯示, 55~75歲的女性心梗患者病死率達38%以上, 男性則約為17%左右, 差距甚大。

治療不如男性積極有效

現代醫學認為, 溶栓和介入治療是減少急性心梗死亡率的有效治療方法。

但是諸多研究表明, 運用上述方法治療心梗, 女性患者的療效不如男性患者。 德國一項研究顯示, 接受溶栓治療的女性心梗患者絕對死亡率高於男性, 女性患者溶栓治療時更容易發生出血併發症, 溶栓後再梗的幾率是男性的兩倍。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女性急性心梗患者接受冠脈介入治療後更易發生心衰及再梗, 比男性死亡率高。

而且很多心梗患者在接受了溶栓或者介入治療以後, 心肌缺血的症狀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 心臟功能不能恢復, 還會存在心絞痛等症狀。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因為無論是溶栓還是介入治療僅僅開通了心臟的大血管, 而在大血管和心肌細胞之間, 還存在著許許多多微小的血管,

它們是將血液運送到心肌細胞的最後通道, 而這些微小血管由於缺血、缺氧, 很多已經壞死了, 無法再向梗死區的心肌細胞運送營養, 所以心梗的症狀還是得不到改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