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疤痕疙瘩和疤痕體質的區別
三、疤痕疙瘩和增生性疤痕的區別
疤痕疙瘩偏方
1、疤痕疙瘩偏方有哪些陳醋250克、五倍子90克、蜈蚣一條、蜂蜜20克、冰片0.6克。 用砂鍋將醋上火熬30分鐘,加入蜂蜜熬至沸騰後將五倍子粉用篩子慢慢篩入,邊篩邊順同一方向攪,全部篩入後用文火熬成膏壯,離火加入蜈蚣粉和冰片攪勻既成,裝入玻璃器中。 用時將藥膏均勻塗在厚布上貼患處(不可用金屬用具,以免造成色素)。 此膏具有破瘀軟堅之功效,但患者不可求治心切,一定要耐心使用才可見效,不可頻繁用藥膏(這樣反而會效果差),隔2——3天換藥一次效佳。
乳香,沒藥各35克,血餘45克--人發,消瘀,止血,利小便。 用厚紙攤成大、中、小三號,厚薄不同的膏藥,用時烘烊貼患處。
2、疤痕疙瘩的種類2.1、原髮型疤痕疙瘩
一般無明顯的誘因,多在胸前肩背部自發或輕微擦傷引起皮膚出現硬結逐漸長大。 由軟變硬,邊緣不規則,向外周擴展,形成蟹足狀或蜈蚣狀、蝴蝶狀、圓形或不規則形。 質硬、色紅或暗紅,並有向外延伸的毛細血管,伴有局部刺痛或瘙癢。
2.2、繼髮型瘢痕疙瘩
一般發生於皮膚燒燙傷、感染創傷、外傷、異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皮下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如:做冷凍、鐳射、去痣、洗眉、打耳孔、注射、植皮、剖腹產等各種手術後引起的疤痕局部過度增生,嚴重者有明顯向外延伸的毛細血管。
疤痕疙瘩主要是異物刺激等因素損傷真皮而引起皮下結締組織過度增生,部分有明顯的向外延伸的毛細血管。 不用擔心,疤痕疙瘩本身不會遺傳,但疤痕體質可能會遺傳。
疤痕疙瘩是皮膚損傷癒合過程中,膠原合成代謝機能失去正常的約束控制,持續處於亢進狀態,以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的結果,又稱為結締組織增生症,在中醫上稱為蟹足腫或巨痕症,它表現為隆出正常皮膚,形狀不一,色紅、質硬的良性腫塊。
造成這種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
疤痕疙瘩和疤痕體質的區別
1、復發程度不同
同樣有疤痕的患者,兩者在經過正確,有效的治療後,疤痕體質會更加容易復發。 而疤痕疙瘩一般情況下不會再復發,但前提是要聽醫生的囑咐。
2、一直生長與停止生長
具有疤痕體質的人,在皮膚受到創傷後,會一直生長,不會停下來,一般會長成巨大的蟹足狀。 而疤痕疙瘩在疤痕長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會停止下來不再生長。
3、受到創傷與無創傷
疤痕體質是皮膚受到創傷後,極易形成疤痕,並且一直生長。 而疤痕疙瘩當中的自發性疤痕疙瘩,在身上沒有任何傷口的情況下,無原無故,身上就會冒出小點,然後慢慢長大,也越來越多。 長到一定程度後,不會再生長。
疤痕疙瘩和增生性疤痕的區別
1、發生部位上的不同
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增生性瘢痕,而瘢痕疙瘩則有明確的好發部位,比如耳垂、前胸、肩背部、頦部等。
2、病變範圍不同
增生性疤痕病變局限于病損區之內,如果疤痕增生有發展之趨勢,並逐漸超過了原病損區,則稱之為疤痕疙瘩。
3、對壓迫療法和局部用藥反應上的不同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些預防瘢痕增生的措施,如外用藥物,貼敷瘢痕敵、瘢痕平等,可能對增生性瘢痕有效,但是,對於瘢痕疙瘩卻無效,瘢痕疙瘩在這方面有類似良性腫瘤的生長特徵,不斷地向外周侵襲擴大。
4、增生期與成熟期時間不同
增生性瘢痕具有由增生期到成熟期,並逐漸軟化的傾向,從外觀上看,增生性瘢痕在開始時表現為潮紅、發硬、瘢痕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然後出現色澤逐漸變暗,逐漸變軟。 瘢痕疙瘩則不然,不存在自行消退的趨勢,相反還表現出向周圍正常組織的侵襲性生長,所以,又被稱作“蟹足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