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後3個月~6個月的小嬰兒, 由於動脈導管未閉, 可在心前區聽到一個縮鳴聲, 經過一段時間, 雜音會自然消失。 當小兒患中重度貧血、肺炎或急性傳染病時, 由於血液成分及流速的改變也可出現一過性雜音。 還有學齡期及幼兒期部分小兒心臟還可聽到一些輕度生理雜音, 但並無不適。 因此, 家長不要為寶寶心臟的雜音恐慌。 先想想一下幾個方面:
1、母親要回憶懷孕頭2個月是否有感冒史、酗酒、吸煙、服用有害胎兒的藥物及接觸有害健康的工作環境。 因為心臟的發育始於受孕後第2周, 8周後長成, 因此,
2、 家長還要觀察寶寶胸部有無隆起。
3、注意寶寶口唇、鼻周、指趾有無發青。 會走的寶寶走短程後是否要蹲下片刻, 醫學上稱之為“蹲踞”現象。
4、注意寶寶生後有無餵養困難、體重長得不快及發育緩慢等問題。
5、 活動後, 寶寶有沒有心跳、氣短的感覺, 平日是否易患感冒.
上述症狀、體征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常常出現的, 但並非每個患兒都會出現。 所以, 必要時可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醫生會根據情況給予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