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六步搞定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特點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俗稱“奶癬”, 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 是發生在嬰兒面頰、額、頸、胸等部位急性或亞急性濕疹。 急性期患處奇癢, 呈紅血疹, 很快變成小水皰, 破後流水結痂, 滲出後紅腫逐漸減輕, 進入非急性期則以丘疹為主, 由於又癢又痛, 寶寶常哭鬧不安, 甚至影響餵養和睡眠。 一般情況下, 到2歲以後大多數可以自愈, 但少數可以延伸到幼兒或兒童期, 常常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1、消除局部感染

由於濕疹會導致局部皮膚乾燥或脫屑, 這樣粗燥的皮膚上很容易寄生細菌或黴菌。

細菌或黴菌感染又會使濕疹加重, 所以局部抗感染治療十分重要。 最常見的細菌是金黃色葡萄菌, 所以可以選用百多邦。 如果局部皮膚紅腫, 並明顯增厚, 可能是黴菌感染, 可以選用達克寧。

2、注意飲食管理

不要將寶寶喂得過飽,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 可先少量添加, 逐漸增多, 這樣可以減輕某種食品引起的過敏。 注意食物搭配, 綠葉蔬菜中含很多維生素, 而且還含有鈣和鎂, 這些食物能降低患兒皮膚過敏性。 儘量避免進食、吸入和接觸各種易致敏的物質, 乳母應忌食海鮮等易致敏的食物。 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兒濕疹的有效方法。 人工餵養時, 牛奶煮沸時間應稍長, 使其蛋白變性, 減低致敏性。

3、減輕癢感

減輕癢痛可以避免孩子對濕疹局部皮膚的抓傷。 抓傷容易破壞皮膚完整性, 既導致濕疹加重, 又可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 減輕癢痛的藥物可以局部應用也可口服使用。 口服藥物的效果比較明顯, 最常使用的是抗組織胺藥物, 例如:苯海拉明、開瑞坦、仙特明等。 這些藥物都有糖漿製劑,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適當的劑量。

4、抵抗炎症反應

患有濕疹嬰幼兒的皮膚改變是因為過敏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反應, 所以改變皮膚變化就應使用抗炎症的藥物。 無論多少選擇, 真正能夠具有抗炎症的藥物只有激素。 倍他米松、氫化可的松、莫米他松、去炎松等是常用的皮膚局部使用的外用激素的藥膏或霜劑。 根據濕疹的程度選擇不同濃度的含激素藥物,

常見的濃度為 0.1%、0.5%和1%。

由於抗感染和抗炎症應該同步應用, 可以選擇混合製劑。

5、緩解乾燥皮膚

防治皮膚乾燥是控制濕疹發展的最好方法:

洗澡與預防皮膚乾燥十分矛盾。 洗澡過多容易刺激皮膚乾燥, 但不洗澡又不容易保持皮膚清潔。 所以, 每日只用溫水快速清洗皮膚, 可以洗去皮膚上附著的病菌, 還不至於造成皮膚表面油脂的丟失。

對於患濕疹的嬰幼兒, 盡可能不用浴液等皮膚清洗劑, 同時可選擇合適的潤滑劑, 比如絲塔芙等。 建議洗澡後3分鐘之內使用。

濕疹屬於全身性、慢性疾病。 盡可能排除引起濕疹的原因, 合理使用抗感染和抗炎藥物, 全力以赴止癢和保濕。 只有採取綜合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方案,

才能減輕孩子的病痛。

6、祛除過敏因素

對於嬰兒來說, 最常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大豆、麥子、海鮮和帶籽水果。 其中最為常見的, 也是不太容易避免的是牛奶。 從這個意義上講, 盡可能堅持母乳餵養, 特別是出生後頭4~6個月, 可以延緩嬰兒接觸牛奶蛋白時間。 再者, 出生後滿4~6個月再開始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最好從嬰兒營養米粉開始。 如果母乳餵養的嬰兒也存在濕疹問題, 乳母應當儘量減少或停止進食牛奶以及相應食品。

減少對孩子皮膚的刺激, 是預防或治療皮膚濕疹的很好辦法。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不用鹼性肥皂洗皮膚, 不用香水, 不用過燙的水洗患處, 洗澡不宜過頻。 乳母應忌食魚蝦、辛辣等食品。

避免毛織品、絲織品、人造纖維、膠布等直接與患兒接觸。 要給患兒勤換洗衣服, 所穿的衣服不可太緊太厚;注意不要讓日光直接照射在患有濕疹的皮膚上, 按醫生要求塗抹外用藥, 以防加重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