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頜骨骨髓炎是不會遺傳的, 引起頜骨骨髓炎的病因多見於牙齒本身的疾病, 另外, 如傷口感染、拔牙手術後、口腔頜面部放射線照射等都可發生。
頜骨骨髓炎發病早期可出現高熱、寒顫、食欲不振、便秘等全身症狀。 患病區軟組織紅腫、疼痛、牙齦紅腫、牙痛, 伴有多個牙的明顯鬆動。 如骨髓炎發生在下頜磨牙附近, 炎症可侵入周圍肌肉引起痙攣, 使牙關緊閉;骨髓炎如發生在下頜神經管附近, 可引起下唇麻木。 炎症早期頜骨破壞不很明顯, 兩周以後, 骨質的破壞可由X線攝片證實。
頜骨骨髓炎的症狀:
急性頜骨骨髓炎 發病急劇, 全身症狀明顯。 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 迅速延及鄰牙, 導致整個患側疼痛並放散至顳部。 面部相應部位腫脹, 牙齦及前庭溝紅腫, 患區多個牙齒鬆動。 常有膿液自牙周溢出。 下頜骨骨髓炎, 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張口受限。 下牙槽神經受累時, 可有患側下唇麻木。 上頜骨骨髓炎多見於新生兒、嬰兒, 感染來源常為血源性。 其局部表現為眶下部明顯紅腫, 並常延至眼周致眼睜不開。 後期可在內眥、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膿。
慢性頜骨骨髓炎 急性頜骨骨髓炎如未能徹底治療, 可轉為慢性。 常見的原因是單純採用藥物保守治療, 膿液自行穿破, 引流不暢。 慢性頜骨骨髓炎期間, 急性症狀大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