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 大部分人對於慢性骨髓炎怎麼治療保持冷淡態度, 可以吃可以喝, 可以走可以工作, 也因此不加以重視。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 慢性骨髓炎嚴重時, 會演變成癌變, 患者的身體會逐漸受到影響, 出現身體消瘦, 營養不良等現象。 那麼慢性骨髓炎怎麼治療呢?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 一般採用手術、藥物的綜合療法, 即改善全身情況, 控制感染與手術處理。 由於重病長期臥床, 尤其在血病變部位漫腫時痛, 皮膚不紅不熱, 骨酸疼痛, 全身乍寒乍熱, 朝輕暮重, 膿腫中心透戲, 有波動感, 有明顯乏力、消瘦、潮熱、盜汗、舌紅、少津,
一般的手術治療方法有:
(1)截肢術:適用於一肢多處骨髓炎, 合併多數竇道, 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局部皮膚發生惡變者。
(2)大塊病骨切除術:一般適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病骨已明顯硬化, 或局部疤痕多, 久治不愈, 某些不負重也無重要功能的慢性骨炎患者。
(3)病灶內留置藥物鏈法:將抗生素預製成小球, 用細不繡鋼絲連起來, 手術置於病灶內, 每日將抗菌藥物球拉入腔內一顆, 不斷釋放治療法。
(4)應用顯微外科技術治療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方法。
通過對慢性骨髓炎的認識, 加強治療的意識, 經過及時、積極的治療, 慢性骨髓炎治癒的速度將會有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