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橈骨下端骨折

概述:

橈骨下端骨折多見於成年及老年人。 其骨折發生在橈骨遠側端3cm範圍內。 橈骨下端膨大, 由松質骨構成, 松質骨與堅質骨交界處為應力上的弱點, 此處容易發生骨折。 橈骨遠端構成橈腕關節, 其關節面向掌側傾斜10—15°, 向尺側傾斜20—25°, 當骨折發生移位元時, 其關節面角度發生改變, 因此可形成常見的伸直型骨折(colles)和屈曲型(smith)骨折, 後者較少見。

臨床表現:

1.受傷後腕關節上方明顯腫脹, 疼痛, 局部壓痛, 有縱軸叩痛。

2.移位骨折有典型畸形, 伸直型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可出現“餐叉樣”畸形, 向橈側移位可出現“槍刺刀”畸形。

屈曲型骨折則出現相反的畸形。

診斷依據:

1.跌傷時有手掌或手背著地的創傷史。

2.具有上述症狀和體征。

3.X線攝片可確診。

治療原則:

1.無移位或嵌插骨折, 可用短臂石膏托或前臂夾板固定3—4周。

2.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位置不良者, 需施行手法復位, 然後用超腕關節夾板或前後石膏托固定4周。

用藥原則:

骨質疏鬆骨折可用鈣劑及補骨膠囊等。

輔助檢查:

1.X線攝片可瞭解骨折及其類型和移位元元情況;

2.中老年人雙光子骨密度測定骨疏鬆。

療效評價:

1.治癒:骨折癒合, 畸形不明顯, 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2.好轉:對位及固定良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