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猩猩因愛滋病死亡病例分析

別把艾滋症狀當感冒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的94只黑猩猩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研究。

研究發現, SIVcpz感染黑猩猩所造成的損害與愛滋病晚期病人身上出現的症狀類似。 其中包括死亡風險增加10倍至16倍、懷孕機會減少、生育能力降低、出生嬰兒的死亡率更高以及漸進性CD4+T細胞耗竭等等。 這意味著它們的免疫系統受到嚴重損害, 很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的感染。 CD4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細胞, 也是愛滋病病毒的主要攻擊物件。

在沒有感染的30只黑猩猩中,

有22只生育了30個嬰兒;在9只感染了病毒的雌性黑猩猩中, 有4只生育了4個嬰兒, 差異非常明顯。

研究人員發現, 有40多種不同類型的猿免疫缺陷病毒影響非洲靈長類動物, 其中兩種跨越了物種障礙而在人體中產生了愛滋病病毒HIV-1和HIV-2, SIVcpz產生了HIV-1。 研究人員還發現, 在黑猩猩當中, 猿類愛滋病病毒主要通過性行為及母乳傳播, 不過其致病能力低於人類愛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致病能力。

研究團隊負責人、阿拉巴馬大學的醫學教授比阿特麗斯·哈恩表示, 黑猩猩和人類擁有的共同基因占98%, 研究生活在保護區且自然感染了SIV病毒的黑猩猩比研究人工注射病毒的黑猩猩能夠獲得更多資訊。

美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證實,

猿類愛滋病病毒SIVcpz(HIV-1的前體)也會對人類最親近的近親——黑猩猩造成傷害並導致其死亡。 該發現推翻了科學界以往的假設:人類愛滋病病毒的最初傳染源是靈長類動物, 但作為原始宿主的靈長類動物一般不會患猿類愛滋病。 這同時表明, 愛滋病的大規模暴發也讓非洲黑猩猩的數量急劇下降。 相關研究出版在23日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稱, 該發現能夠讓他們更好地瞭解SIV(猴免疫缺陷病毒)和HIV對不同宿主帶來的不同影響。 通過對人類和黑猩猩身上這些相關的逆轉錄病毒的致病機制進行比較, 也許有可能識別出用於預防和治療HIV感染的藥物及疫苗的病毒及宿主因數, 為開發愛滋病療法和疫苗提供新思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