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口腔衛生差 小心腦中風

高雄市一名58歲男性工人, 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送往高醫急救, 經進一步檢查, 醫師確診發現, 他不是3高慢性病患, 腦中風原因, 竟是口腔衛生習慣太差, 才引發腦血管栓塞。

這名離奇腦中風的男工, 因發燒、意識障礙、不能說話及肢體無力, 由他院轉至高醫神經科加護病房治療, 經由神經學及影像檢查, 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 患者同時有高燒、心臟雜音、手掌與腳掌紅斑等症狀、血液培養出葡萄球菌。 再追蹤過去病史, 發現男子無重大疾病, 平日煙酒、檳榔不離口, 又不愛刷牙, 長年口腔衛生習慣差,

才斷定腦中風病灶是感染性心內膜炎引發腦血管栓塞所致。

心內膜炎是指患者心臟內膜和瓣膜受病菌感染發炎, 心內膜炎發生最常見原因之一, 是牙科病變, 因為人體口腔中帶有多種細菌, 口腔衛生習慣不良, 易導致口腔內積聚牙菌斑。

臨床研究顯示, 1毫克牙菌斑聚集1億個細菌, 細菌從牙齦進入血流, 再感染心臟內膜和瓣膜, 非常符合“病從口入”說法。 長期牙周病變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重要原因。

心內膜炎細菌常黏在心臟瓣膜, 增生形成“細菌性血栓”(贅生物), 隨著血流流竄全身, 會造成血管壁發炎, 導致形成動脈硬化, 造成腦中風、菌性動脈瘤、中樞神經感染外, 也可能引起心臟衰竭、肺栓塞、腎臟栓塞、四肢和皮膚血管栓塞。

一般感染性心內膜炎死亡率為16至25%, 一旦併發腦中風症, 死亡率更可高達58%。 臨床研究統計也發現, 患牙周病變的人, 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心絞痛、糖尿病和早產風險明顯上升, 如果口腔衛生不良, 就得小心腦中風上身。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