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夏, 緩慢多變的天氣時常會讓人感覺到不舒適, 容易疲倦, 並且稍不注意就會患上各種疾病。 與此同時, 最近天氣預報報導南方未來一周都有大規模的降雨, 看來初夏來臨時, 如何在多雨時節進行自我心理上的調節和身體保健成了應該關注的話題。
雨天與健康的關係
專家認為, 當濕度增高時, 許多人會缺乏自控力, 煩躁不安。 隨著氣壓的降低, 人體的血壓、血沉、尿量都會隨之產生細微的變化, 容易誘發相應的疾病。 據專家介紹,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對天氣的刺激比其他人反應更強烈、更早,
1、拉肚子潮濕天氣腸胃易“鬧事”
這個季節要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 多喝涼開水, 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應喝一杯涼開水, 每天飲水2000毫升左右。 綠豆湯、蓮子湯、百合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料, 既可補充水分, 又能清熱解暑。 但是, 現在天氣濕氣重, 脾胃不好、易腹瀉的人不要過度飲用酸梅湯和綠豆湯。
要健脾化濕, 要選擇藥食兩用的, 薏苡仁、荷葉、扁豆等都可用來熬粥, 既能養胃又能除濕。 還可選擇一些芳香的藥材來幫忙運化濕氣。 鮮藿香、鮮佩蘭都可洗淨了煮水喝。
此外, 夏雨季節最適宜黴菌的生長繁殖, 黴菌毒素可以引起人體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 以及使體內遺傳物質發生突變等。 在飲食上, 市民要注意生熟食物分開, 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飲食一定要燒熟煮透, 隔夜餐須回鍋加熱, 冰箱裡的食物不能存放太久。
2、婦科病夏天做個婦檢很必要
在夏雨季節, 各種常見婦科病也隨之悄悄而來。 在這個時期, 部分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是一年中最高的。 原因是夏雨季節環境濕熱, 黴菌會趁機入侵, 大量繁衍。 好多婦科疾病並無明顯症狀, 只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時發現和治療。
對於不少女性來說, 緊身牛仔褲是夏雨季的一個好選擇, 乾脆俐落, 又能顯身材。 但是從健康角度看, 穿過緊、不透氣的褲子是不可取的。 褲子太緊或材料不透氣都會導致下體血液迴圈不暢, 局部溫度升高, 悶熱濕氣無法散發。 醫生提醒, 女性清洗內衣最好不要和其他衣物混放在洗衣機裡混洗, 夏雨季裡少穿又厚又緊的牛仔褲或緊身褲,
3、下雨天別讓心情也一起發“黴”
夏雨季節, 氣壓低, 濕度大, 天氣悶熱, 這種特殊的氣候變化, 會令人體的不適感增強, 情緒煩躁, 容易發脾氣甚至打架動手。 在夏雨季節, 這些人的情緒尤其要受到家人、朋友的重視。 遭遇了急性或慢性的生活事件, 例如失戀、家庭變故、失業、中高考失利等, 而且事故發生後當事人很少對親朋好友傾訴、對外宣洩負面情緒。
家千萬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下雨天別讓自己的心情也一起發“黴”了。 減少在家上網看電視的時間, 多增加與好友的見面或電話聯繫。 給自己營造舒適的環境,
4、皮膚病忽晴忽雨容易“癢癢”
悶熱的天氣, 會讓許多市民感覺不適。 尤其對皮膚瘙癢患者來說, 悶熱潮濕會使患者心情更加煩躁, 甚至誘發和加重皮膚病。 夏季是濕疹高發期, 濕疹的發病原因有幾個:連續的陰雨天氣, 空氣濕度大, 空氣中飄浮物、污染物和致敏物多, 容易附著在皮膚上。
潮濕天氣容易造成家中器具發黴, 黴菌也是致敏因素之一;很多人喜歡每次洗澡時使用沐浴露等洗護用品, 而這些洗護用品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學物質,可能致使敏感的皮膚出現病症;此外,由於天氣比較悶熱,人們的心情容易煩躁,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的不穩定,造成以往有濕疹病史的人容易復發、病情加重。
醫生提醒預防濕疹,防止黴菌搗亂,首先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的濕度不要過高,如果濕度過高,可通過除濕機進行除濕,減少致敏物和黴菌的產生。其次是如果沒有從事激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人們一般用溫水洗澡便可,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減少致敏可能。
最後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易致敏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如果得了濕疹,施辛說應當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再刺激,切記不可搔抓、用熱水燙、肥皂洗以及塗刺激性強的外用藥。患者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同時為了確保治療的科學性和長久效果,千萬注意不要自己做主使用藥物,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對抗夏雨季飲食五大提醒
1、食少倦怠:夏天把粥當主食
粥類食品易於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時,加入豆類(如綠豆、黑豆)、雜糧(如薏米、燕麥)、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藥材(如荷葉、金銀花、蓮子)等,能加強粥的保健效果,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步進行。
2、生津補耗:湯茶飲料宜“熱”喝
夏天大量的流汗會造成血容量不足,使血壓下降,從而增加中暑的危險。湯茶飲料是個不錯的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具有生津提神的作用,能減輕疲勞等。因此湯類、飲料及茶類夏季以多飲為宜。在進餐前先喝點飲料或湯,能夠解除因飲水中樞的興奮而引起的攝食中樞的抑制,菜湯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促進食欲。但喝冷飲不宜過多。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3、寒濕傷胃:冷飲不要低於10度
冷飲的溫度不要低於10°C。飲料過熱會增加出汗,但太冷又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但是許多人喜歡在餐前或餐後大量進食冰凍水果或啤酒等冷飲,不僅影響了正常進餐量,還會損傷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因為寒濕相加最傷胃,進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險。
4、降濕祛痰:低脂肪優蛋白多吃點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率增加,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而每100毫升汗液中含氮20~70毫克,如果飲食再跟不上,極有可能會引起負氮平衡,出現腰酸背痛、頭昏目眩等症狀。因此,蛋、奶、魚蝦、豆製品等低脂肪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應適量增加。脂肪的量以進食者樂於接受為宜,適量脂肪可增加菜肴香味、促進食欲,但過高的脂肪反而會引起厭食。
5、清熱解毒:涼性食物適合夏天食用
因為涼性食物具有清熱解暑、降火、解毒、消減身體燥熱的作用,適宜於身體燥熱的人,一般於夏天選用。涼性食物有,穀類:薏仁;蔬菜:大白菜、蘆筍、茭白、蘆薈、蓮藕、苦瓜、絲瓜、黃瓜、冬瓜、綠豆芽等;水果類:獼猴桃、火龍果、西瓜、梨、柿子、橘子、楊桃、香瓜、番茄;蛋豆類:蛋清、綠豆。吃法要以偏陰為宜,如蒸、煮、燉。忌煎、炸、烤等。
炎夏雨季養生好建議
建議一:少吃肥膩、甘甜的食物
也不要暴飲暴食、酗酒,因為飲食沒有節制、肥膩味甘的食物吃得過多會加劇濕熱蘊結於脾胃。
建議二:日常飲食首推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的食物
冬瓜、綠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熱;薏苡仁、芡實、赤小豆等能利水滲濕。薏苡仁粥、赤豆粥等都是這一季節不錯的選擇。
建議三:要格外注意食品的衛生和新鮮度
這個季節食物很容易黴變,誤食黴變食品易引發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
建議四:兒童不宜吃過多的瓜果和冷飲
兒童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較弱,如果再貪食冷飲或瓜果,會出現大便不成形、厭食、困乏等脾濕症狀。
建議五:常備藿香正氣水
如出現四肢沉重、嗜睡等現象,可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以抵禦濕熱的侵襲。如果因脾胃虛弱,出現易疲倦、四肢無力、氣短、胃口不佳等表現,可用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等和胃化濕、益氣健脾的藥物。
建議六:最好早睡早起,中午小憩片刻
建議七:要保證適量的戶外運動與社交活動
儘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建議八:淋雨後,衣服一定要洗曬晾乾
防止多雨潮濕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
而這些洗護用品或多或少都含有化學物質,可能致使敏感的皮膚出現病症;此外,由於天氣比較悶熱,人們的心情容易煩躁,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的不穩定,造成以往有濕疹病史的人容易復發、病情加重。
醫生提醒預防濕疹,防止黴菌搗亂,首先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的濕度不要過高,如果濕度過高,可通過除濕機進行除濕,減少致敏物和黴菌的產生。其次是如果沒有從事激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人們一般用溫水洗澡便可,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減少致敏可能。
最後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易致敏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如果得了濕疹,施辛說應當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再刺激,切記不可搔抓、用熱水燙、肥皂洗以及塗刺激性強的外用藥。患者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同時為了確保治療的科學性和長久效果,千萬注意不要自己做主使用藥物,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對抗夏雨季飲食五大提醒
1、食少倦怠:夏天把粥當主食
粥類食品易於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在做粥時,加入豆類(如綠豆、黑豆)、雜糧(如薏米、燕麥)、果蔬(如西瓜皮、苦瓜)、藥材(如荷葉、金銀花、蓮子)等,能加強粥的保健效果,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步進行。
2、生津補耗:湯茶飲料宜“熱”喝
夏天大量的流汗會造成血容量不足,使血壓下降,從而增加中暑的危險。湯茶飲料是個不錯的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具有生津提神的作用,能減輕疲勞等。因此湯類、飲料及茶類夏季以多飲為宜。在進餐前先喝點飲料或湯,能夠解除因飲水中樞的興奮而引起的攝食中樞的抑制,菜湯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促進食欲。但喝冷飲不宜過多。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3、寒濕傷胃:冷飲不要低於10度
冷飲的溫度不要低於10°C。飲料過熱會增加出汗,但太冷又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但是許多人喜歡在餐前或餐後大量進食冰凍水果或啤酒等冷飲,不僅影響了正常進餐量,還會損傷胃腸黏膜、影響消化功能,因為寒濕相加最傷胃,進而導致抵抗力下降和增加“中暑”危險。
4、降濕祛痰:低脂肪優蛋白多吃點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率增加,加上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多,而每100毫升汗液中含氮20~70毫克,如果飲食再跟不上,極有可能會引起負氮平衡,出現腰酸背痛、頭昏目眩等症狀。因此,蛋、奶、魚蝦、豆製品等低脂肪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應適量增加。脂肪的量以進食者樂於接受為宜,適量脂肪可增加菜肴香味、促進食欲,但過高的脂肪反而會引起厭食。
5、清熱解毒:涼性食物適合夏天食用
因為涼性食物具有清熱解暑、降火、解毒、消減身體燥熱的作用,適宜於身體燥熱的人,一般於夏天選用。涼性食物有,穀類:薏仁;蔬菜:大白菜、蘆筍、茭白、蘆薈、蓮藕、苦瓜、絲瓜、黃瓜、冬瓜、綠豆芽等;水果類:獼猴桃、火龍果、西瓜、梨、柿子、橘子、楊桃、香瓜、番茄;蛋豆類:蛋清、綠豆。吃法要以偏陰為宜,如蒸、煮、燉。忌煎、炸、烤等。
炎夏雨季養生好建議
建議一:少吃肥膩、甘甜的食物
也不要暴飲暴食、酗酒,因為飲食沒有節制、肥膩味甘的食物吃得過多會加劇濕熱蘊結於脾胃。
建議二:日常飲食首推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的食物
冬瓜、綠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熱;薏苡仁、芡實、赤小豆等能利水滲濕。薏苡仁粥、赤豆粥等都是這一季節不錯的選擇。
建議三:要格外注意食品的衛生和新鮮度
這個季節食物很容易黴變,誤食黴變食品易引發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
建議四:兒童不宜吃過多的瓜果和冷飲
兒童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較弱,如果再貪食冷飲或瓜果,會出現大便不成形、厭食、困乏等脾濕症狀。
建議五:常備藿香正氣水
如出現四肢沉重、嗜睡等現象,可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以抵禦濕熱的侵襲。如果因脾胃虛弱,出現易疲倦、四肢無力、氣短、胃口不佳等表現,可用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等和胃化濕、益氣健脾的藥物。
建議六:最好早睡早起,中午小憩片刻
建議七:要保證適量的戶外運動與社交活動
儘量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建議八:淋雨後,衣服一定要洗曬晾乾
防止多雨潮濕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