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1像戀愛一樣愛生活 從“心”開始健康

生活是真實而瑣碎的, 凱魯亞克說, 像戀愛一樣的愛生活, 如是, 人生一定是充滿了激情的。 而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 很多人都感到心理不堪重負。 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 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所以2011健康生活從心開始吧。

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 心理健康的人, 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 看待周圍事物。 這種人富有利他精神, 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過程中增強自我價值感。 這種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標, 但他又沒有沉湎于“完人”、“超人”等超越其自身能力的念頭。 所以,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有目標, 但目標並非苛求完美, 既要積極進取, 又要正視客觀現實, 有一定程度彈性的道德準則。 而缺乏道德觀念與堅持“超道德”觀念正是人格異常者與神經症患者常見的特徵。

心理健康的標準很難確定, 但越是不易確定的東西, 人們就越是想給出界定。 心理學界新近提出心理健康的十項新標準, 可能也是由這種人類普遍心理催生出來的。 我們認為這些內容含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其具體內容及其解讀如下。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如果長期惶惶不可終日, 人便容易衰老。 而長期的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 甚至會導致形態學病變。

2.充分瞭解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如果勉強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對身心大為不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由於社會生產發展水準與物質生活條件受各人特定的條件限制, 如果生活目標定得太高, 必然會產生挫折感, 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因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 與外界接觸, 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種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 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很快,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 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應手,

少走彎路, 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中, 有正向積極的關係, 也有負向消極的關係, 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 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有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體驗, 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 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但不能發洩過分, 否則, 既影響自己的生活, 又加劇了人際矛盾, 於身心健康無益。

${FDPageBreak}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人的才能和興趣愛好應該充分發揮出來, 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 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否則, 會引起人際糾紛, 徒增煩惱, 無益於身心健康。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前提下, 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當然, 必須合法, 否則將受到良心的譴責、輿論的壓力乃至法律的制裁, 自然毫無心理健康可言。

附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標準

1.感覺、知覺良好。 判斷事物不發生錯覺。

2.記憶良好。 能夠輕鬆地記住一讀而過的7位元數字電話號碼。

3.邏輯思維健全。 考慮問題和回答問題時, 條理清晰明確。

4.想像力豐富。 善於聯想和類比, 但不是胡思亂想。

5.情感反應適度。 遇到突發事件時處理恰當, 情緒穩定。

6.意志堅強。 辦事有始有終, 不輕舉妄動, 不壓抑悲傷, 並能經得起悲痛和歡樂。

7.態度和藹, 情緒樂觀, 能自得其樂, 能自我消除怒氣, 注重自我修養。

8.人際關係良好。 樂意助人, 也受他人歡迎。

9.學習興趣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 關心各方面的資訊, 善於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10.保持某種業餘愛好, 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嚮往的生活方式。

11.與大多數人的心理基本一致。 遵守公德和倫理觀念。

12.保持正常的行為。 生活自理能力強, 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