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治療雖然局部封閉能暫時緩解症狀, 但多不能根本解除。 應找出發病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如抗風濕治療或手術松解等。 病人自己可以做局部熱敷或按摩, 在掌橫紋中點用力按摩, 每次15分鐘, 1日3次, 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所採用的治療方式, 不外乎口服活血化淤類或止痛類藥物, 針灸、推拿等;還有一些輔助治療如熱療, 即通過水療、蠟療、超音波或熱敷等之後, 再給與電療止痛, 比較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還會指導病患做居家運動, 但這所得到的效果仍然很有限。
利用鐳射針灸刀對“腕隧道”(腕管)內粘連的纖維組織進行松解,
穴位:合谷 勞宮 內關 陽溪
操作步驟:
1.病人坐位
(1)按揉合谷、勞宮、內關、陽溪, 每穴約1分鐘。
(2)推揉法。 病人患肢伸直, 掌心向內。 醫者一手托住患肘前臂, 另一手的大魚際、拇、食指著力沿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線指端, 邊推邊揉反復施術3分鐘。 然後, 一手握住患腕部, 另一手拇指輕柔緩和揉捏腕部及手掌橈側2分鐘。
(3)撥伸法。 醫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遠端, 另一手握住掌指部, 兩手在緩慢輕度向相反方向牽引的同時, 握掌指之手將腕關節適當背伸和屈腕活動5-7次。
(4)振顫法。 醫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遠端, 另一手握住掌指部, 兩手在緩慢輕度向相反方向牽拉的同時, 握掌指之手反復進行振顫活動1-2分鐘。
(5)勒法。 醫者左手握住腕部, 右手食、中指的第二節挾持患肢手指末節遠端, 急拉滑開發出“嘎聲”。 第2、3、4指依次進行。
注意事項:
引起手麻木的原因較多, 臨床上應加以鑒別。 如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症、脊髓腫瘤和多發性神經炎等。
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態是避免相關損傷的最佳方法。 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 以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滑鼠, 可以預防腕管受到傷害; 手腕盡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 既不彎曲又不下垂;肘部工作角度應大於90度,
前臂和肘部應儘量貼近身體, 並盡可能放鬆, 以免使用滑鼠時身向前傾;確保使用滑鼠時手腕伸直, 坐姿挺直並最好使用優質背墊, 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顯示幕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 當坐正之後, 雙眼應與螢幕處於平行直線上, 確保顯示幕的亮度適中。
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鬆弛操作手, 可緩慢彎曲手腕, 每小時反復做10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