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平時工作忙, 很多人只有在節假日的時候才有時間回家看看父母。 一家老小歡聚一堂, 真可謂其樂融融。 然而, 假期結束, 送走了兒孫, 突然的冷清容易讓老人的情緒陷入低谷。 很多老人在聚會剛結束的一段時間裡, 會產生失落、傷感、寂寞、抑鬱等感覺。
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的每一種情感都具有不同的等級, 同時也有著與之相對立的情感狀態, 比如說緊張與輕鬆、激動與平靜、愛與很等。 一般來講, 在心理活動過程中, 感情等級越高, 呈現的心理斜坡也就越大, 很容易滑向相同等級的對立情緒狀態。
給父母充足的思想準備 吃完飯不要馬上起身對父母說“我們要走了”, 而是要陪老人聊會兒天, 在走之前應該暗示“我們要走了”, 比如讓孩子整理書包, 或者向父母提起一會兒回家後還要做些什麼事情, 比如說:“我想一會兒回家後把明天的早飯準備一下。 ”這些行為和言語都在為你一會兒的抽身離去做鋪墊,
到家後給父母打個電話 為了減少父母的失落情緒, 可以在到家後給父母打個電話, 多聊幾句, 比如聊聊新的一周準備做些什麼等。 同時, 也可以把下次再來的日子說清楚, 讓父母心裡感到一種慰藉, 比如說:“下週六我們一定還來。 ”
有意識地給父母安排一些豐富的生活內容為了避免父母陷入不良情緒, 可以有意識在自己離開後的一段時間裡給父母安排一些豐富的生活內容, 如讓父母去逛逛街, 留心哪裡有健康講座, 告訴父母讓他們去聽……這些都可以有效地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緩衝心理上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