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寶寶中暑的突出表現是高熱, 一般中暑時體溫往往達到38℃至39℃ , 嚴重的中暑體溫可達40℃ 以上。 病初寶寶出汗較多, 繼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汗腺功能失調, 皮膚反而無汗, 幹而灼熱, 面部潮紅。 無汗時, 寶寶體溫往往會迅速升高, 同時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 有的寶寶可能出現驚厥和昏迷, 嚴重時可能造成重要臟器功能損害。 寶寶中暑怎麼辦
專家提醒, 寶寶中暑後, 不少年輕的父母在為其進行處理時存在幾個誤區:
一、大量飲水。 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 影響消化功能, 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
二、濫用抗生素。 中暑後體溫升高不是因為感染引起, 不要濫用抗生素, 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合理使用退熱藥物, 藥物使用不當會加重脫水症狀。
三、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寶寶中暑後, 大多脾胃虛弱, 如果大量吃生冷瓜果、寒性食物, 會損傷脾胃, 使脾胃運動無力, 寒濕內滯, 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四、吃油膩食物。 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 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 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 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 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因此, 寶寶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 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專家介紹, 如果寶寶中暑, 父母應該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讓寶寶仰臥, 維持呼吸道通暢, 解開衣扣脫去或鬆開衣服, 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在寶寶意識清醒前, 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 意識清醒後少量多次飲淡鹽水;如發現寶寶煩躁不安出現驚厥時, 最好能立即就醫, 檢查是否有其他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