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眩暈治驗四則

案例一:陽虛水泛證

患者, 女, 52歲。 初診時間:2015年8月10日。

患者主訴:頭暈半個月, 伴有頭痛, 頸部酸痛, 失眠以入睡困難及多夢為主, 下肢怕涼明顯。 曾自服正天丸無效。 舌胖大, 脈沉弦。

綜合症狀及舌苔脈象, 辨為陽虛水泛證。 治宜溫陽利水, 升津降氣。 處方:真武湯合葛根東加減。 具體用藥:炮附子15克, 茯苓35克, 炒白術15克, 乾薑20克, 桂枝20克, 澤瀉25克, 白芍30克, 香附20克, 肉桂5克(後下), 生龍牡各30克, 葛根30克, 炙甘草15克, 沉香5克(後下), 5劑, 水煎服, 1天1劑, 煎3次取汁500毫升, 分2次溫服。

2015年8月17日複診:患者諸症均已緩解消失, 唯有頭痛, 舌胖大, 齒痕, 脈弦。 于第一次處方中將炮附子由15克加至20克,

加川芎15克, 水煎服, 1天1劑。 藥後患者告知, 頭暈頭痛已愈。

案例二:虛火上浮證

患者, 女, 37歲。 初診時間:2014年10月10日。

患者主訴:反復發作頭暈, 頭痛3年。 曾多方服止痛藥, 中藥無效。 易上火, 反復發作尿路感染, 尿頻, 尿急, 四肢怕涼, 乏力明顯。 舌質紅, 胖大, 脈弦沉無力, 尺脈偏浮。

根據其上熱下寒的表現及舌脈, 辨為陽不攝陰, 虛火上浮證。 治宜潛陽封髓。 處方:潛陽封髓丹加減。 具體用藥:茯苓30克, 炒白術15克, 炒棗仁30克, 香附20克, 炮附子15克, 肉桂10克, 炮薑25克, 砂仁20克, 生龍牡各30克, 沉香15克(後下), 炙甘草15克。

一診後患者電話告知, 多年頭暈頭痛悉除, 諸證若失。

案例三:肝風上擾證

患者, 男, 59歲。 初診時間:2014年10月16日。

患者主訴:頭暈眼花半年。

伴乏力, 雙上肢麻木, 偶有頭脹痛, 曾於醫院診斷為頸椎病, 外用冷巴未效。 查舌脈:舌質黯紅, 苔黃膩, 脈沉弱無力。

辨為肝腎不足, 肝陽上亢證。 治以引血下行, 平肝息風。 處方:天麻鉤藤飲加減。 具體用藥:葛根30克, 天麻10克, 鉤藤30克, 肉桂10克, 懷牛膝15克, 生苡仁30克, 蒼術15克, 澤瀉15克, 當歸25克, 桃仁20克, 茯苓40克, 生龍牡各30克(先煎), 7劑, 水煎服, 1天1劑, 煎3次取汁300毫升, 分2次溫服。

2014年10月26日複診:患者上述症狀基本消失。 效不更方, 囑患者原方繼服。 半個月後電話告知已愈。

案例四:胃熱上攻證

患者, 女, 32歲。 初診時間:2015年8月10日。

患者主訴:頭暈半個月。 伴胃部痞悶不舒, 反酸明顯, 大便黏滯不爽, 舌苔黃膩, 邊尖紅, 脈左關弦而無力, 右脈弦。

綜合症狀及舌苔脈象, 辨為胃熱內鬱, 上攻頭目所致的眩暈

治宜清宣鬱熱。 處方:大黃黃連瀉心湯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 具體用藥:酒大黃15克, 黃連15克, 黃芩15克, 麻黃15克, 生苡仁30克, 炮附子10克, 敗醬草30克, 升麻5克, 煆瓦楞子30克, 生石膏30克, 7劑, 水煎服, 1天1劑。 7劑後病症已除, 基本治癒。

案例分析

眩暈是臨床常見病。 古有“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等說法。 但中醫根本精髓仍在辨證論治, 不可能千病一方, 故而臨床對眩暈病的治療也要區分對待。

案例一中, 患者頭暈伴下肢陽虛表現, 且舌體胖大, 脈弦。 符合《傷寒論》“水氣病”範疇, 故而以真武湯溫陽利水以鎮攝其氾濫之勢, 以葛根湯升陽輸津以布上焦。 肉桂以降, 葛根以升。 反復兩診, 方才起效。

案例二中, 患者上熱下寒證明顯,

病情已久, 正氣已虛, 若以清熱瀉火藥入方中, 必然拔其腎根, 搖動元陽, 以潛陽封髓丹攝納其陰火歸宅, 使“龍雷之火下導入海”。 方中加沉香以增其引火下行之力, 入茯苓以淡滲其氣, 棗仁以鎮肝安神。 7劑之後效如桴鼓。

案例三中, 患者辨證最易, 只是因其未經系統中醫診治, 故而治療無效。 其症狀符合肝陽上亢證表現。 但在用藥之時考慮到病人的濕熱內蘊情況, 故入生苡仁、蒼術、澤瀉導利濕熱, 舌質黯紅為瘀血徵象, 加入當歸、桃仁以活血化瘀。

案例四中, 根據其胃中痞悶, 關脈弦的表現, 頗符合“心下痞, 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證治描述。 以《傷寒論》大黃黃連瀉心湯入方中。 其左脈無力, 下焦濕熱, 故變通薏苡附子敗醬散方義合入本方,

加麻黃、升麻以其風藥之性開通五臟玄府, 通達腠理。 生石膏既可清熱, 又具辛散之性, 助麻黃開散之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