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談到飲酒, 更多想到的是其危害, 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感飲料, 豪飲的人們常常喜歡一醉方休。 大醉傷身是人人皆知的事實, 於是市場上便出現了不少自詡能防病保健的藥酒。
認識藥酒, 是正確使用藥酒的前提。 藥酒服用簡便, 卻也要審證求因、對症下藥, 組方配伍, 頗為講究。
首先是辨證。 根據酒的功效特點, 藥酒更適宜應用於風寒濕邪阻遏、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諸證, 最善偏于陰寒證、虛損證和日久難愈的慢性疾病。
服用藥酒必須因久而異, 除審查證候外, 應視體質、生活習慣、性別、年齡等不同分別選用。
浸泡藥物的酒一般選用白酒或黃酒。 白酒一般要求度數稍高些, 目的是將藥力浸出, 服用時更易行散, 而且某些藥物, 特別是全蠍、海馬等動物類藥物, 需要一定酒精濃度才能長期不變質。 黃酒度數一般不高, 用於藥酒主要是取其性之溫與勢之柔。
浸於酒中的藥物, 屬皮、根、莖類的最好加工成片或小段, 種仁、乾果類最好打碎甚至辟為顆粒為宜, 動物類藥材多須保持全形。
服用藥酒不可盲目, 一般無證候不宜隨意服用。
小編提示:服用西藥期間一般不宜再服藥酒;服用藥酒後不宜入室行房、頂風冒寒或立即針灸;長期服用藥酒, 應注意身體代謝的調理, 適當補充蛋白質。
醫學界一向公認飲酒有損性能力, 但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 健康男士每週飲用一至七罐啤酒, 陽痿風險可減少27%。 但喝多則成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