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是一個人的職業經歷, 它是指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繫的行為與活動, 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願望等連續性經歷的過程, 也是一個人一生中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 職業生涯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它並不包含在職業上成功與否, 每個工作著的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涯。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或多或少會經歷下面這幾個坎。
職業生涯的第一坎:“青黃不接”階段
工作1-3年是職業生涯最“青黃不接”的階段:你既不像畢業生那麼“單純”, 又不像有四五年資歷的那樣能“獨當一面”,
這個階段的主要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 這段時間最好不要輕易跳槽, 相反, 如果這段時間你較為“安靜”, 你往往能夠積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從學習邁向工作”時段內寶貴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業心態, 許多人“愛跳槽”的毛病往往都是從這個階段“穩不住窩”開始養成的。
職業生涯的第二坎:“職業塑造”階段
工作3-5年後, 你就會逐漸步入“職業塑造”階段, 逐漸熟悉組織文化, 瞭解組織內情, 建立初步的人際關係網, 經過一段時期後, 你的“職業性格特點”就暴露出來了:哪些是你特長的地方, 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
那麼, 怎樣來進行“合理的調整與矯正”呢?不妨在你工作的相關領域先適當地改換一下工作方式, 比如在同一個公司內部的不同部門適當進行換崗, 這樣不僅能開拓視野, 增添新鮮感, 還能測試出你究竟最適合做什麼工種。 如果發現你的性格和特長與現有工作偏差太大, 那麼一定要當機立斷馬上改行, 這時候千萬不要貪戀現有工作薪水有多高, 環境有多好。
職業生涯的第三坎:“職業鎖定”階段
工作5-10年, 隨著你對自身優劣勢及性格特點的日漸清晰和不斷的實踐鍛煉, 你漸漸由“職業塑造階段”走向了“職業鎖定階段”, 在這個階段,
這時候又該怎麼辦呢?你如果依然願意嘗試這份工作, 就應該首先端正態度, 決不能整天憤世嫉俗、怨天尤人, 而應該投入戰鬥, 在戰鬥中快速磨練和積極探索, 不斷修正下一步的工作流程和發展方向。 即便是已經暫時“鎖定”了你的職業種類, 也千萬不要每天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相反還要更加勤奮地不斷尋求自我突破, 逼迫自己不斷跨越新的高度。
職業生涯的第四坎:“事業開拓”階段
工作10—15年, 你的“職業”將成為終身的“事業”, 意味著你開始從前期“職業階段”中的技能、經驗及資金積累走向人生事業的開拓歷程。 可能你在這個階段仍然保持著原來的“職業”狀態, 仍然是每天在為“老闆的事業”而奔波, 但年齡和閱歷已經將你推向了事業發展的起跑線。 並且你跑也得跑, 不跑也得跑, 你要為自己而跑, 你的家庭開始逼迫你為他們著想, 你的事業心和成就感都決定了你要開始考慮自我了。
這個階段可能你會遇到的主要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 應該做些什麼?”人到中年, 很多人在機會面前不敢貿然決定, 因為從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 而自己也開始重新衡量事業和家庭生活的價值。
職業生涯的第五坎:“事業平穩”階段
工作15年以後, 你已經步入“不惑之年”, 前期“職業階段”和“事業開拓階段”已經為你留下了幾多積澱。 在這個階段, 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業能夠在平穩的過程中持續上升。 這期間你還要不斷地去觀察市場、瞭解市場, 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很累、很辛苦, 不過你見的多了, 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 於是你也就能遊刃有餘了。
你曾經的一切豪言壯語和海誓山盟在這個階段變為現實, 你被推上了事業的巔峰, 不過這一切美妙結果的前提就是你先要在前面的幾個階段表現都很努力, 也很用心, 這就是“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定有回報”的道理。
這就是“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定有回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