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根據臨床表現, 如尿血、腰痛、症積等, 可將腎癌分為脾腎兩虛型、腎陰虛弱型及濕熱蘊腎型, 其辨證論治方法如下:
1.脾腎兩虛型
證候:腰痛腹脹, 尿血或腰腹部腫塊, 納差, 噁心, 嘔吐, 身體消瘦, 虛弱貧血, 舌質淡, 舌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或弱。
治法:健脾益腎, 軟堅散結。
方藥:四物湯合右歸飲加減。 白術、黨參、黃芪、杜仲、補骨脂各10g, 當歸、陳皮、棕櫚炭、赤芍各12g, 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麥、草河車、生苡仁各30g, 黃精15g, 山萸肉15g。
2.腎陰虛弱型
證候:小便短赤帶血, 潮熱盜汗, 口燥咽幹, 腰膝酸軟, 腰痛腹部腫塊, 舌質紅, 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涼血。
方藥:知柏地黃東加味。 知母、山藥、丹皮、澤瀉、旱蓮草各10g, 生地、大薊、小薊、生側柏葉各30g, 黃柏、山萸肉各5g, 血餘炭、藕節各15g。
3.濕熱蘊腎型
證候:腰痛, 墜脹不適, 尿血, 低燒, 身沉困, 飲食不佳, 腰腹部腫塊, 舌苔白膩中黃, 舌體胖, 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 解毒化瘀。
方藥:八正散加減。 木通、大黃、桅子、白術各10g, 滑石、萹蓄、馬鞭草、白花蛇舌草, 瞿麥、草河車、生苡仁各30g, 車前子、赤芍各15g、燈心草5g。 熱盛者加黃柏、龍膽草10g。